
一名男子因處理鹹水吳郭魚時被魚鰭刺傷,短時間內出現右手劇烈紅腫與全身不適,檢驗確診海洋弧菌感染導致壞死性筋膜炎,經多次外科介入保留肢體。本文說明可能症狀、醫療處置重點與居家預防建議,提醒民眾及早就醫。
事件經過與臨床表現
個案為一位年長男性,右手虎口處被魚鰭刺傷後,傷口外觀僅小於一公分,初期自覺輕微刺痛。數小時內出現局部紅腫、疼痛與畏寒等全身症狀,當晚右前臂腫脹明顯,隔日病情惡化一度休克並需加護病房支持,檢驗確認有海洋弧菌感染並累及深層筋膜。
海洋弧菌與壞死性筋膜炎的警示征象
海洋弧菌是海水環境中常見的細菌之一,若經由皮膚破損進入,可能引發嚴重軟組織感染。臨床上若出現傷口快速紅腫擴大、劇烈疼痛、發燒或全身不適,甚至有血壓下降或意識改變,應提高警覺並儘速就醫。
檢查與醫療處置要點
醫療團隊會依臨床情形進行血液檢查、傷口評估與必要的影像檢查,以判斷感染深度與範圍。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藥物以及外科清創或引流,針對壞死性筋膜炎有時需多次手術以清除壞死組織,重症個案可能需要加護支持。
手術與保肢考量
當感染擴散且組織壞死風險高時,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截肢以挽救生命;同時若患者或護理團隊採取保守但積極的切開引流與清創,有時可成功保留肢體並控制感染。治療路徑會依患者整體狀況與感染範圍調整。
居家處理與預防建議
處理海鮮時建議戴手套並避免有開放性傷口直接接觸海水或生鮮海產。若意外刺傷或割傷,應立即以清水沖洗並視需要尋求醫療評估。對於免疫功能較差或有慢性疾病者,接觸前需更審慎,並在出現發炎徵兆時及早就醫。
何時需要立即就醫
若傷口出現快速擴大的紅、腫、熱、痛,或伴隨發燒、畏寒、噁心、頭暈、血壓下降或其他全身症狀,應立即就醫評估。延誤處理可能導致感染蔓延至深層組織或全身性併發症。
此一個案強調即便是看似微小的刺傷,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嚴重感染。面對疑似因海鮮接觸而起的傷口感染,及早評估與適切的醫療處置對於控制病情與保留肢體都相當重要。新聞記者口吻報導此案,提醒讀者以謹慎與預防為要。
重點回顧
本文報導鹹水魚刺傷後出現海洋弧菌引發的嚴重軟組織感染,說明可能的警示症狀與醫療處置重點,並提供居家預防與就醫時機提醒。個案顯示早期評估和外科介入對控制感染及保留肢體具有重要性,但治療效果受限於感染深度與個人健康狀況。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