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署通報兩批越南黑胡椒粒檢出蘇丹色素四號,合計逾二十三公噸在邊境銷毀。本文整理檢驗結果、近半年不合格統計、乾酪大腸桿菌檢出情形與邊境監視查驗措施,說明消費者與業者應注意的食品安全要點與風險提示供參考。
檢驗發現與官方處置
食藥署例行邊境檢驗發現,兩批來自越南的黑胡椒粒被檢出蘇丹色素四號,依相關法規屬不得使用物質,該等批次需在邊境銷毀且不得退運。兩批貨品分別由不同輸入業者報驗,數量分別為103.9公斤與23000公斤,合計逾二十三公噸。
官方的處置依據為食品安全相關法規,對檢出不得使用之色素採取銷毀處理,並通報相關單位以利後續追蹤與管理。
邊境監視查驗情況
食藥署表示,針對產地為越南的黑胡椒,近半年共受理檢驗56批,其中7批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包括檢出蘇丹色素6次與農藥殘留1次,不合格率約為12.5%。自報告期間內相關批次在邊境均採取加強監視查驗措施,對越南黑胡椒每批均進行蘇丹色素檢驗,僅在100%檢驗合格後方可輸入。
官方也指出,過去一段期間內已針對特定來源或風險較高之食品提高抽樣頻率與檢驗強度,期望降低不合格產品進入流通的風險。
乾酪大腸桿菌檢驗結果與判定標準
同一通報亦指出兩批由歐洲進口的乾酪檢出大腸桿菌不合格,依規定須退運或銷毀。第一批自法國輸入的乾酪在五個樣品中每公克大腸桿菌最確數介於21至160;第二批自義大利輸入的乾酪五個樣品中每公克最確數介於15至43。
依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乾酪類檢驗判定時若五個樣品中允許不超過兩個樣品之檢驗值落在每公克10至100之間,但不得有任何一樣品超過每公克100的最確數。當檢驗結果不符合該標準時,主管機關得要求退運或銷毀。
監管時間與抽驗措施說明
官方通報指出,針對越南黑胡椒的邊境監視查驗自相關開始日期起持續執行,於監測期內對該來源採取全面或加強抽驗,以確認輸入產品是否符合國內食品安全標準。對於特定來源之乾酪也有分別的抽驗比例與時段安排。
民眾與業者應注意的事項
對消費者而言,遇到產品召回或通報情形,宜以主管機關公告為準,留意購買來源與批號資訊並避免食用已被標示為不合格或召回的產品。對業者而言,進口食品應加強供應鏈管理與自主管理檢驗,確保供貨符合我國相關食品安全規定。
若對產品安全或可能的健康風險有疑慮,建議依循官方通報內容或向合格的食品安全或醫療專業人員諮詢,避免以個人判斷延誤處置或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本報導以官方邊境檢驗通報之事實為主,呈現檢出情形、法規判定標準與監管措施,供讀者了解近期食品進口檢驗的執行情況與相關注意事項。
重點回顧
通報顯示越南黑胡椒多次檢出蘇丹色素,邊境採百分之百檢驗並銷毀不合格批次;乾酪因大腸桿菌不合格須退運或銷毀,消費者請以官方公告為準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