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毒或成抗癌希望實現的研究突破大步邁進

2025-08-0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新病毒或成抗癌希望實現的研究突破大步邁進

隨著科學界不斷追求更有效的癌症治療方法,近期研究發現一種利用病毒攻擊癌細胞的策略,展現出在抗癌領域的潛力。這項由美國華裔癌症專家方耀民率領的研究團隊,正積極推動將新病毒應用於臨床試驗,或許象徵著未來癌症療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病毒療法的創新突破:不僅對抗單一癌症

傳統的病毒療法多針對特定類型的癌症進行研究,但此次團隊運用牛痘病毒,經過特殊培養技術,產生的改良病毒能夠在實驗室中殺死多種癌細胞。預計明年展開的臨床試驗,將進一步測試病毒對於黑色素瘤、膀胱癌、胃癌、肺癌及三陰性乳癌等多種癌症的療效,這代表病毒療法的治療範圍或將大幅擴展。

牛痘病毒的再利用:古老疫苗的創新應用

牛痘病毒自19世紀用於疫苗開發以來,證明其在人體的安全性。科學家將牛痘病毒與其他病毒融合,成功在細胞培養皿中殺死多種癌細胞,並在老鼠模型中縮小腫瘤。這一研究成果被認為是「以毒攻毒」策略的進階版,通過讓病毒感染癌細胞,使其自行破裂,並啟動免疫系統的攻擊反應,進而達到全面清除癌細胞的效果。

過去先例與疫苗的安全性評估

歷史上已有類似的病毒療法成功案例,例如感冒病毒用於治療腦癌與免疫療法中的T-Vec病毒,讓某些患者的癌細胞明顯縮小甚至消除。早在1900年代,科學家就曾利用狂犬病疫苗抑制癌症生長,展現出病毒對抗癌症的潛力。值得一提的是,牛痘病毒早已被證明在人體中安全,這也為其在抗癌研究中的應用奠定良好基礎。

研究展望與挑戰:從實驗室到臨床的漫長道路

雖然病毒療法在動物模擬中展現出不錯的效果,但其在人體的實際應用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病毒是否能安全、高效地殺死癌細胞,及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目前,相關研究仍處於初期階段,臨床效果有待驗證。專家們對此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這是抗癌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但要將其推向常規治療,仍需經過漫長的臨床試驗與評估。

科學家與專家意見:病毒治療的歷史與未來

方耀民強調:「早在20世紀初,科學就已經知道病毒能殺死癌細胞,最早的例子是人們在接種狂犬病疫苗時,癌症出現了痊癒的跡象。」他亦相信,以牛痘病毒開發的新型病毒在安全性上比其他病毒具有優勢,未來或能成為抗癌療法的一大利器。

儘管目前的研究仍處於實驗階段,但病毒療法無疑呈現出可能成為癌症新治療途徑的希望。科學界持續努力探索,期待未來這一策略能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廣泛的治療選擇,並推動整個抗癌科技向前邁進。

— 專欄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