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飲水安全議題在社群媒體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對於家中自來水是否能直接飲用產生疑問。有人習慣用煮沸的水來飲用或烹煮,也有人選擇安裝淨水器來確保水質純淨。究竟日常飲水是否應該經過煮沸或者淨水器過濾,成為當下普遍關心的健康議題。以下將從專業觀點解析自來水的安全程度與選擇建議。
自來水安全嗎 煮沸是必要步驟嗎
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提供的資料,台灣地區的自來水供應必須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但水在從淨水場輸送到民眾家中時,經過蓄水池和管線,難免受到微生物或汙染物的影響。儘管如此,台水嚴格監控水源與淨水流程,確保供水水質穩定且大部分符合飲用水標準。然而,為了避免水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或殘留汙染物,專家建議民眾在飲用前仍應將水煮沸,以確保飲用水的安全性。
專家提醒家中飲用水安全的維護方式
台北市政府的水務機關指出,現行供水系統經過多層次監測,包括水源、淨水過程到輸配送,都以確保水質符合嚴格的標準,且超過99% 的家庭用水水質達到安全水準。不過,管線中的老舊或不良狀況仍可能引入汙染物,尤其在某些老舊都市區。因此,專家建議一般家庭即使水質已符合標準,仍應在飲用前先進行煮沸來進一步降低微生物與汙染物風險。
如何判斷家中水質是否安全
除了依靠官方水質測試或專業檢驗,民眾可自己判斷水質是否可直接飲用。台水建議的簡易判斷方法包括:觀察水的顏色和濁度、嗅聞是否有異味、品嘗味道是否有異常。此外,若水中出現異常的顏色、味道或氣味,例如濁水、刺鼻味、異味等情形,應立即停止飲用並向供水公司或相關單位報告,以進行進一步檢測與處理。
自我檢測方式與專業驗水的選擇
除了外觀與味覺判斷,想確實確認水質是否達到飲用標準,可以將水樣在家中取樣,送至北部自來水公司提供的免費實驗室檢驗,涵蓋pH值、餘氯、濁度、氨氮以及溶解固體等項目。這種專業檢測能提供更完整的水質數據,幫助民眾做出更安心的飲水決策。
台水教你判水質三步驟
雖然許多水源已經符合飲用標準,但因管線長度與使用年限,水中可能出現微量汙染物。台水建議民眾可利用以下三個簡單的方法自行判斷家中自來水是否安全:
- 觀察水的外觀,例如水的顏色、濁度是否異常
- 聞水的氣味,是否有異味或刺鼻味
- 品飲少量,判斷味道是否有異或不正常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水中殘留的氯味屬於正常現象,代表水已經經過有效消毒。如遇水色混濁或聞到異味,應即刻聯繫台水客服或市民熱線報修,保障家中用水安全。
選擇適用的淨水器 提升水質安全度
為了追求水質更純淨、確保飲水無汙染,許多家庭會安裝各類淨水器。目前市售的淨水器主要分為四大類型:
1. 軟水器
- 材料:離子交換樹脂
- 用途:交換水中陽離子(如鈣、鎂)以軟化硬水,並去除部分重金屬。若使用鈉離子交換樹脂,水中鈉含量可能上升,需注意攝取量。
2. 活性碳濾水器
- 材料:活性碳
- 用途:吸附水中的農藥、氯味、三鹵甲烷、異味有機物,改善水的口感。對於硝酸鹽等陰離子沒有明顯過濾效果。
3. 蒸餾水製造機
- 材料:加熱器、冷凝管(無濾材)
- 用途:利用加熱蒸發並冷凝水,去除大部分汙染物如重金屬、農藥及溶解固體,並殺菌。缺點是出水較慢且較耗電,對於揮發性有機物的過濾較不有效。
4. 逆滲透(RO)淨水器
- 材料:前置過濾器、活性碳濾心、逆滲透膜
- 用途:多層過濾,有效去除泥沙、有機物、臭味分子及重金屬,確保水的純淨,適用於需要嚴格飲用水標準的家庭。缺點是廢水較多且維護較頻繁,價格也較高。
選擇適用的淨水器根據需求專家指出
環境專家提醒,民眾在選擇水濾淨設備時,應先明確自家水質狀況及需求,是改善硬水、口感還是追求最高水質純淨度,再依此挑選適合的淨水器型號與濾芯。正確適用淨水器,不僅能提升飲水安全,也能有效預防微汙染造成的健康風險。
飲用水的安全與健康關乎日常生活大事,掌握水質判斷方法與選擇合適的淨水器,是每個家庭都應重視的飲水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