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輕急症中心試辦在六都的關鍵觀察

2025-10-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假日輕急症中心試辦在六都的關鍵觀察

衛福部於六都市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目標將發燒、咳嗽、流感篩檢、輕度腸胃症狀與簡單傷口等急診輕症分流至社區診療,降低大型醫院急診壅塞。本文整理UCC適用情形、試辦時段與人力配置,並說明專家對事前諮詢、民眾就醫習慣與等待時間安排的關鍵提醒,供民眾參考。

試辦內容與時段說明

健保署規劃從11月2日起在六都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試辦時段為每週日早上8點至午夜12點。掛號方式與費用以當地診所為準,部分負擔則參照地區醫院急診標準,費用設計目的是降低民眾前往醫學中心急診的門檻。

參與試辦的多為地區醫院,衛生局將進行現場訪視,評估動線、場地與設備是否符合服務需求。每個UCC試辦單位須備有兩位專科醫師並搭配藥師、護理師與檢驗或影像人員,藉以維持基本診療與檢查能力。

哪些情況適合到假日輕急症中心就醫

健保署提出的適用情況包括發燒、上呼吸道症狀、流感篩檢、輕度腸胃不適與簡單傷口處置等。這類症狀通常屬於檢傷分級的低至中等優先等級,適合在社區層級接受初步評估與處置。

  • 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或流感相關檢驗需求。
  • 發燒:無嚴重合併症或警示徵兆的成人與兒童。
  • 輕微外傷與簡易傷口處理:非深層或大量出血的情況。
  • 輕度腸胃症狀:短期嘔吐或腹瀉但無脫水或重度疼痛跡象。

專家關切的需求端與諮詢機制

多位專家指出,供給端的設置若沒有相對完備的需求端配套,成效恐受限。過去調查顯示,假日診所開診率偏低,民眾常因不知附近哪裡有診所而直接前往急診。

因此,建立事前的雙向諮詢系統、清晰的就醫指引與衛教是關鍵。若只是單向公告或罐頭式回應,民眾仍難以判斷自身病況,可能維持就醫既有習慣而未轉向UCC就診。

等待時間與分流誘因的重要性

要讓民眾改變就醫行為,急診與UCC之間必須呈現明顯的時間與服務差異。若急診等待時間並未落實檢傷分級的引導或告知,病人可能仍偏好直接到大醫院求診。

部分專家建議醫院落實分級等待時間的告知,例如向低優先等級病人說明可能的等待時間,並提供就近UCC的替代方案,讓分流成為具體可行的選擇。

推動要點與潛在風險

推動UCC成功的要點包括明確的事前諮詢、透過多元渠道宣導可就診地點、以及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的指引。試辦期間也應蒐集使用者回饋與就診流量,以利後續調整。

潛在風險則在於若缺乏完整的衛教與雙向諮詢,UCC可能無法改變民眾習慣,導致資源配置未達預期效益。此外,人力與地點分布的不均也可能影響服務可及性。

距離試辦啟動僅剩短時間,這段期間的動線評估、諮詢系統建置與宣導安排,將決定UCC能否有效分流急診輕症並逐步改變民眾就醫習慣。觀察期過後的數據與民眾反饋,將是評估下一階段政策調整的依據。

重點回顧

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旨在將發燒、呼吸道症狀與輕微外傷等移出急診,短期可降低急診壅塞並提供社區就醫選擇,但成效仰賴事前雙向諮詢、完整衛教、適切人力與地點評估;若無此配套,難以改變民眾習慣。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