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解除M痘疫情的國際緊急狀態,並指出多國病例趨勢下降。本文說明M痘的症狀、傳播與風險族群,並提供檢查與就醫的實務考量以及個人與公共衛生層面的預防建議,協助讀者理解後續監測與應對重點。
WHO決定的主要考量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全球範圍內報告的M痘病例在數量與地理分布上已出現下降,部分受影響國家的疫情趨勢顯著改善,因此宣布疫情不再構成最高級別的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該決定同時強調,解除緊急狀態並不代表威脅消失,公共衛生的監測與應對仍須持續。
M痘是什麼 症狀與傳播路徑
M痘(mpox,過去常稱為猴痘)為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常見表現包括皮膚或黏膜出現疹子或潰瘍、發熱與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傳播途徑主要是密切接觸被感染者的皮膚病灶或分泌物,也可能透過接觸受污染的物品或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傳播。
高風險族群與情境
任何有密切接觸感染者的人都可能面臨風險;在特定社群或出現群聚事件的情況下,傳播風險會增加。公共衛生單位在評估時會關注當地的流行情形、醫療資源與易感族群,以決定後續的監測與防治措施。
檢查流程與何時就醫
出現疑似症狀或曾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者,應向合格的醫療機構或衛生單位諮詢,依專業判斷安排臨床評估與必要的檢驗。若出現發燒伴隨皮膚病變、持續疼痛或其他惡化跡象,建議儘速就醫以利診斷與照護,避免自行延誤醫療評估。
個人與社區的預防重點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有直接接觸於皮膚病灶或分泌物。
- 在照護或近距離接觸疑似或確診病例時,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並注意手部清潔。
- 社區層級應加強病例監測、通報機制與風險溝通,確保容易獲得正確的健康資訊。
對民眾的實用提醒
對於關心疫情走向的民眾,建議關注當地衛生主管機關的公告與建議,避免傳播不確定或誤導性資訊。如對自身風險有疑問或出現相關症狀,應以醫療專業意見為主,勿延誤診療。
WHO解除M痘國際緊急狀態反映疫情評估的調整,但各國與地方仍需維持監測與風險管理,以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化。新聞性報導與專業溝通應兼顧透明度與實務指引,以協助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
重點回顧
WHO宣布M痘不再是國際緊急事件,因多國病例下降;文章說明症狀、傳播與就醫時機,並提醒持續監測與預防的重要性,且後續疫情仍有不確定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