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列入疫苗清單 國光生技加速國產疫苗國際化

2025-10-2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WHO 列入疫苗清單 國光生技加速國產疫苗國際化

國光生技三款疫苗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可採購清單,顯示國產疫苗在國際供應鏈的可見度提升。本文說明列單背景、各疫苗重點、對國際市場與國內防疫供應鏈的影響,並討論後續監管與推廣的挑戰,供關心疫苗供應與公共衛生的讀者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將國光生技的流感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疫苗與安特羅腸病毒疫苗列入可採購疫苗清單,這項列單反映了國產疫苗在國際採購考量中的可見度。對國光生技而言,列入 WHO 疫苗清單意味著其產品有機會被納入國際採購選項,進一步連結全球防疫供應鏈。

列入 WHO 疫苗清單的意義

WHO 的疫苗產品清單旨在提供各國與國際機構參考,協助掌握疫苗需求、供應與價格波動,期望強化疫苗可近性與降低短缺風險。列入該清單並非自動授權,而是讓產品在國際採購評估中更易被納入考量。

三款列單疫苗重點

  • 流感疫苗:國光流感疫苗每年在國內公費計畫中占一定供應比例,並已有出口經驗。公司亦向巴西申請藥證並通過 GMP 查廠,為擴展南半球市場做準備。
  • 破傷風疫苗:國內取得藥證的破傷風類毒素產品,據報每年可穩定供應約一百萬劑,並正開發單劑型針劑以因應臨床使用需求。
  • 安特羅腸病毒 71 型疫苗:該疫苗自 2023 年取得台灣藥證,公開的三期臨床數據顯示保護力高;廠方正向數個東南亞地區申請藥證並進行商業布局,列入 WHO 清單後有助於推動國際採購評估流程。

對國際供應鏈與合作的影響

廠商表示,列入 WHO 清單可以作為國際市場連結的參考依據,並可能促進與海外採購單位或合作夥伴的接觸。國光生技也提到與 WHO 就新型流感病毒株取得交換協議,以及加入國際相關供應任務組或合作架構,以強化在全球流感與疫情情境下的因應能力。

對國內防疫與監管的觀察

從國內防疫角度看,本土廠商進入國際採購名單有助於疫苗自給自足與供應穩定性,但同時也帶來監管對接、藥證跨國審查、上市後監測與品質管理等挑戰。擴大出口或跨區供應需符合各地法規與疫苗安全監測要求,亦需投入長期資源以維持生產與供應鏈穩定。

讀者關注的重點與後續觀察面向

讀者若關心疫苗供應與公共衛生,應留意廠商在不同國家藥證申請進度、上市後安全監測資料與長期供應能力的透明度。對政策面而言,國際合作協議與多邊審查機制的運作,將影響國產疫苗在全球市場的可及性與競爭態勢。

從新聞專欄角度觀察,WHO 疫苗清單的列入為國光生技帶來國際能見度,也為台灣疫苗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擴展提供一個契機。然而,推動國產疫苗國際化仍需時間、跨國監管對接與持續的品質管理,後續動態值得關注。

重點回顧

國光生技三款疫苗入 WHO 可採購清單,提升國產疫苗在國際供應鏈的能見度,對出口與國內供應具實務意義,但國際註冊、上市後監測與供應穩定仍為主要挑戰,需持續投入監管與品質資源。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