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警告 抗生素抗藥性上升 威脅常見感染治療成效

2025-10-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世衛警告 抗生素抗藥性上升 威脅常見感染治療成效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抗生素抗藥性案例增加,正影響泌尿道、腸胃道與血流等常見感染的治療選項。本文整理病原、趨勢、成因、檢測與何時就醫的實用資訊,提供公衛與個人層面的參考。

國際監測指出的趨勢

世衛近年監測結果顯示,2023年經實驗室確認的細菌感染中,約有一成至二成的病例對常用抗生素呈現抗藥性。報告同時指出,多種監測用藥在過去五年內有超過四成出現抗藥性上升,平均年增幅在五到十五個百分點之間。另有資料指出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每年與超過百萬人直接死亡相關,且還有更多與感染相關的其他死亡情況。

常見病原與臨床影響

報告調查數種常見細菌,包括大腸桿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等,這些病原可引發泌尿道感染、腸胃道感染及血流感染。當血流受侵時,可能演變為敗血症或造成器官功能受損。世衛提示,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出現抗藥性的比例在某些地區已達數成,顯示首選藥物的可用性受到挑戰。

抗藥性上升的主要原因

抗藥性不是短期現象,而是在長期使用抗生素後,細菌透過突變與選擇壓力累積而形成。人類和動物在醫療、畜牧及食品生產上的抗生素使用,皆為促成因素之一。當用藥不當、用量過多或未遵醫囑時,會加速抗藥性擴散。

誰較易受影響與就醫時機

一般而言,住院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需接受侵入性治療的族群,面臨較高的抗藥性風險。若感染症狀持續惡化、出現高燒、持續局部惡化或全身性症狀,應及早就醫並由醫療團隊進行適當檢驗。實驗室檢測可協助判定病原與藥物敏感性,供臨床調整治療策略之用。

個人與公共衛生面的因應要點

  • 個人層面:依醫囑使用抗生素,勿自行停藥或重複使用未經處方的藥物;落實手部衛生與食事安全,減少感染機會。
  • 醫療與社區層面:強化抗生素管理計畫、提升檢測能量與監測網絡,有助於掌握流行趨勢並指導臨床用藥。

世衛的警示突顯,抗生素抗藥性已從實驗室數據轉化為影響臨床治療選擇的公共衛生問題。面對持續變化的病原特性,醫療體系、政策制定者與民眾都需共同關注用藥合理性與感染預防,以維持現有治療資源的效能與病人的安全。

重點回顧

世衛報告指出抗生素抗藥性顯著上升,影響常見感染治療選擇。本文說明主要病原、成因與就醫時機,並提醒用藥與防護的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