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間多久能延長壽命 女性比男性更輕鬆獲得健康益處

2025-08-0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運動時間多久能延長壽命 女性比男性更輕鬆獲得健康益處

適當的運動已被廣泛證實對長壽具有顯著影響,但究竟每週應該進行多長時間的運動,才能有效降低早逝風險呢?根據最新研究結果,女性在運動量上相較男性更為輕鬆,只需較少的時間就能享受到延長壽命的健康效果。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性別在適運動量上的差異及哪些運動方式最適合女性持續保持健康。

運動量與長壽的關聯性

傳統醫學建議,成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運動,並配合肌力訓練,以促進身體健康和延長壽命。這些指引來自於英國國家健康署,旨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然而,最新的研究數據發現,男女在運動需求上存在差異,女性比男性更能在較少的運動時間內獲得類似的健康益處。

男性與女性運動需求的不同研究結果

根據一項涵蓋20年追蹤的美國研究,男性每週進行至少300分鐘有氧運動,可以降低18%的早逝風險;而女性則只需140分鐘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更為顯著的是,每週進行300分鐘有氧運動的女性,其早逝風險甚至降低24%,比男性還要來得更為顯著。此外,女性進行較少次數的重訓,也能收穫相似甚至更佳的長壽效果,證明女性在運動方面的生物學優勢。

為什麼女性運動更有效?

專家指出,女性的肌肉質量通常低於男性,這使得同樣的訓練量在女性身上產生的效果更為明顯。古拉蒂(Martha Gulati)醫師進一步指出,女性肌肉對氧氣的利用效率優於男性,擁有更佳的有氧系統。此外,女性運動的生理差異使得相同的運動活動能達到更好的健康效果,也解釋了為何女性只需較少的時間就能獲得延年益壽的成果。

不同年齡層女性適合的運動類型

專家建議,青少年女性可以選擇高強度運動,如跑步、游泳、球類運動等,以促進心肺健康與肌肉發展;而30至50歲的女性則可以從慢跑、快走、游泳等較為低強度的運動著手,逐步建立運動習慣。進入更年期後,預防骨質流失與抗老化成為重點,建議以抗重力的運動,如快走、高爾夫等,來增強骨密度和心肺功能,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

專家提醒與實行建議

古拉蒂醫師指出,對於年長女性而言,過於激烈的運動如高強度爬山或劇烈球類活動,可能增加骨折風險,因此應以溫和的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為主。游泳和腳踏車雖有益於心肺功能,但對於維持骨質密度的幫助較有限。持續的運動和合理的運動計畫對女性年齡增加、健康維護具有正面影響,女性除了追求運動的量,也應注重運動的種類與強度。

結語

隨著研究不斷豐富,我們看到性別差異在運動與健康之間扮演著重要角色。女性在適合的運動量與方式上擁有更大的彈性,只需合理調整運動時間與內容,即可有效提升長壽幾率。在追求健康長壽的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節奏,才是保持身心活力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