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觀察 優格攝取與結腸癌風險關聯

2025-09-0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研究觀察 優格攝取與結腸癌風險關聯

近期研究報告指出,常吃優格與特定型態結腸癌發生率呈現關聯性。本文整理研究重點、腸道菌群與益生菌的可能角色,以及選擇與飲食搭配的實務提醒,提供一般民眾作為飲食與健康參考。

研究觀察與主要發現

研究團隊觀察到,每週攝取優格達一定頻率的人群,與某些近端結腸癌病例的風險較低。研究進一步指出,腫瘤內微生物組成與飲食習慣間存在關聯,但研究並未證明優格攝取可直接預防癌症,因果關係仍需更多證據支持。

腸道菌群與益生菌的角色

腸道菌群參與消化、免疫反應與發炎調節,研究假設優格中含有的益生菌可能影響這些機制。常被提及的菌種如雙歧桿菌與乳酸桿菌,可能有助於維持菌群平衡、強化腸道黏膜,以及調節局部發炎反應,但具體臨床效果與作用機轉仍在研究中。

菌群失衡與風險因子

當腸道菌群失衡時,理論上可能增加發炎或其他代謝變化的風險,而這些改變被認為與消化道健康相關。已知的腸道健康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家族病史、飲食型態(如高加工食品)、肥胖與吸菸等,優格攝取屬於其中可能影響菌群的飲食因素之一。

臨床檢查與就醫時機

結直腸癌的篩檢與診斷仍以醫療檢查為主,包括糞便潛血檢查與內視鏡檢查等。如果出現如持續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或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接受評估,勿依單一飲食改變延誤檢查。

如何將優格納入均衡飲食

若希望以飲食維持腸道健康,可把優格視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研究與專家建議偏好低糖或無糖原味優格,並注意總熱量與整體飲食多樣性。希臘優格因蛋白質含量較高而常被選用,但仍需依個人健康狀態(例如乳糖不耐)調整選擇。

飲食與生活型態的整體考量

單靠某一食物難以改變長期疾病風險,維持規律運動、均衡攝取蔬果與全穀、控制體重與戒菸等,仍是公認的健康策略。把優格納入飲食時,應與整體熱量與營養需求搭配,並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以符合個人健康條件。

對於關心腸道健康與結腸癌風險的讀者,研究提供了值得注意的關聯線索,但目前證據仍屬觀察性,需以整體生活型態與定期醫療檢查為主。日常飲食中適度加入無糖原味或蛋白質較高的優格,可能是提升膳食多樣性的一種選擇,但不應視為替代醫療的方式。

重點回顧

觀察性研究顯示,較常攝取優格與某些近端結腸癌的較低發生率有關,可能與優格中益生菌對腸道菌群的調節有關;然而因果關係未定,讀者應以均衡飲食、生活型態改善與定期篩檢為主,並留意個人風險與醫療建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