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以即時動態導航輔助顎骨重建手術的技術要點報導

2025-10-09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醫療團隊以即時動態導航輔助顎骨重建手術的技術要點報導

本文說明醫療團隊將3D列印規劃與即時動態導航技術應用於下顎顎骨重建手術的流程與臨床考量,檢視術前模擬、術中導航、植牙時機及常見術後注意事項,提供病人與照護者資訊型參考。

醫療團隊近期報告在一例下顎顎骨重建中,採用3D列印導板結合即時動態導航,以協助外科醫師規劃切除範圍並在同一手術程序完成腓骨移植與植牙。該手術以教育與技術說明為主,術中導航能提供鑽孔深度、角度與位置的即時參考,旨在提升顎骨重建的精準度並減少操作誤差。

治療概況與手術流程

病歷背景為一名中年患者罹患口腔癌且癌細胞已侵犯下顎骨,團隊以腓骨骨移植方式進行重建,並配合3D模擬與個別化切削導板進行術前準備。手術流程包含影像資料擬定切除範圍、3D列印導板模擬、採腓骨重建骨塊,以及在適當時機植入人工牙根。

團隊指出在手術中於血管未完全分離前完成植牙,可協助維持骨塊的血流供應。相較於僅憑手術經驗操作,結合導航系統有助於減少切削誤差與縮短手術時間,亦對術後功能與外觀重建具有正面影響,但仍應視個別臨床條件而定。

術前規劃與3D列印導板

術前使用影像資料進行三維重建,透過3D列印製作個人化切削導板以進行模擬比對。這類術前規劃主要目的是精確定位切除範圍、預估重建骨塊形狀,以及提前考量植牙的位置,讓團隊在實際操作時更有參照依據。

術中即時導航與植牙時機

即時動態導航系統可在手術中提供器械相對於病人體內解剖位置的即時資訊,協助控制鑽孔深度與方向。此技術在某些案例中同時支援在腓骨尚有血供時完成植牙的決策過程,旨在減少重建骨塊的血流中斷風險並維持移植組織的活性。

風險因子與就醫建議

在台灣,口腔癌在男性的發生率較高,相關危險因子常見為檳榔、菸與酒。常見警訊包括口腔潰瘍久不癒合、牙齦或舌頭疼痛、口腔出血及張口受限等。衛生機關推動的口腔黏膜篩檢方案建議定期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可疑病變。

若有上述症狀或長期暴露於危險因子,建議儘速由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或組織採樣。任何手術方式之選擇應由主治醫師根據個別病況與風險權衡決定。

從臨床報導角度觀察,將3D列印與即時動態導航整合於顎骨重建的嘗試,提供外科團隊在術前與術中更豐富的資訊以支援判斷。未來仍需更多病例與長期追蹤資料來評估此類技術在不同病人族群中的適用性與長期功能表現,臨床決策應維持審慎與個別化的原則。

重點回顧

整合3D列印與即時動態導航於下顎顎骨重建可提升術中精準控制,有助於術前模擬與植牙時機判斷,但技術應用仍須考量個別病況與長期追蹤資料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