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榮總在43週年院慶期間舉辦國際醫學研討會,聚焦智慧醫療與人工智慧在診療、教學與醫務流程的實務應用與倫理討論,提供醫療現場與科技合作的多面向觀察與交流機會。
院慶與國際研討會概況
臺中榮總於10月25日至26日舉辦43週年院慶並同步舉行國際醫學研討會,會議以「AI、精準、創新、國際」為主軸。現場安排多場專題討論,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交流,並由院方與政府代表及歷任院長參與慶祝活動。
研討會主題與參與規模
本次研討會包含28個場次、16個部科參與,議程涵蓋臨床、教育與管理面向。會中有多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議題,涉及影像分析、手術輔助、臨床決策支援、癌症免疫細胞療法結合模型,以及精神科與急診等不同科別的應用探討。
人工智慧在臨床的多元面向
會議指出,人工智慧已在多個科別扮演輔助角色,包括影像判讀、診斷模型與手術規劃等。與會者同時討論AI導入醫療時的資料品質、模型外部驗證及跨領域協作需求,並重視倫理與法律議題以維護病人權益。
智慧醫療成就與產學合作
院方提到,臺中榮總在智慧醫療領域取得多項國內外肯定,並與學術與產業夥伴展開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慧的臨床應用與系統整合。這類合作旨在把科技工具與臨床實務銜接,強化照護流程與醫療品質。
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進展
在再生醫療領域,院內已建置相關GTP實驗室並執行細胞治療臨床作業,為特定病症提供新的治療管道。會中也討論細胞治療在安全監測、病人追蹤與健保給付相關實務面的挑戰。
科技導入的適用族群與就醫契機
與會討論強調,人工智慧與智慧醫療工具的導入應以病人照護為中心,並考量適用族群、資料隱私與可及性。醫療人員在面對診療疑慮或症狀惡化時,仍應優先依照臨床評估與專業判斷決定就醫時機。
這場研討會匯聚學術、產業與臨床經驗,呈現智慧醫療在臨床應用、教育與制度面向的發展脈絡,同時提醒推動技術時須兼顧倫理、法規與病人安全。臺中榮總在活動中展現其在智慧醫療與人工智慧領域的多面向實踐與國際交流成果,提供業界與民眾觀察科技與醫療融合的實務樣貌。
重點回顧
臺中榮總在43週年院慶的國際研討會以智慧醫療與人工智慧為核心,展示臨床應用、產學合作與再生醫療進展,同時指出倫理與實務落地的挑戰與注意事項。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