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縣將智慧眼底照護與AI篩檢納入行動醫療3.0,結合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提升偏鄉檢測可及性與平台追蹤功能,為高齡與慢性病族群提供早期風險監測參考。
服務內容與技術整合
嘉義縣自112年起推動智慧眼底照護服務,導入人工智慧影像分析來輔助眼底檢查。今年11月新增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分析模組,與既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同時運作,並納入行動醫療3.0的巡迴檢查項目。
系統會將檢查結果納入健康追蹤平台,對於自動偵測到異常的個案提供後續追蹤與轉介建議,目的在於提高發現率與檢查覆蓋率,而非取代臨床醫師的診斷。
誰適合篩檢與主要風險因子
嘉義縣人口老化比例約23.73%,高齡族群的視力退化風險隨之增加。糖尿病為常見慢性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造成視網膜血管與視力功能影響,因此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病史或長期視力變化者屬於需重視的篩檢對象。
檢查流程與就醫時機
眼底檢查通常為快速且無痛的攝影程序,影像經AI分析後給予風險提示。當系統顯示異常或醫療人員建議時,應安排進一步眼科評估與必要的臨床檢查。
提醒讀者,AI為輔助工具,若出現視力模糊、視野缺損或突發視力變化等情形,仍應儘速向合格醫療專業人員尋求評估,以免延誤可能需要的處置。
區域資源與推動成效
嘉義縣18個鄉鎮市中有12家設有眼科門診,部分地區仍屬醫療資源較不足的範圍。為提升偏鄉可及性,行動醫療團隊每日巡迴並提供成人健檢、癌症篩檢與多項AI檢測工具,包括眼底攝影與眼壓評估。
自計畫啟動以來,系統已服務約25,026位民眾,檢出約3,953名有視力風險的個案。相關偵測資料也顯示AI篩檢可協助發現多種非正常影像,包括青光眼、視網膜病變與黃斑相關異常等,但影像發現需由臨床專業人員確認與判讀。
地方主管機關強調預防與定期檢查的重要性,建議民眾將AI篩檢結果作為後續醫療評估的參考依據,並配合醫師建議進行必要檢查或治療,以維護長期視力功能。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重點回顧
嘉義將AI眼底篩檢納入行動醫療,結合AMD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提升偏鄉檢測率;讀者可利用定期影像檢查作為早期風險監測,但AI僅為輔助,異常需經臨床確認並注意後續醫療資源可及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