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分享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減重手術歷程

2025-10-09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藝人分享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減重手術歷程

藝人公開面對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肥胖問題,講述檢測數據、使用正壓呼吸器的改善情形與考慮減重手術的原因,並說明何時應就醫與可採取的生活型態調整方向,提供大眾資訊型參考。

事件背景

近日有藝人公開自身健康變化,談到長期受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痛風等困擾,並指出以一晚計算曾出現超過一千七百次打呼情形。因多年主持美食節目,飲食習慣與體重增加引發膀胱壓迫導致漏尿,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開始重視體重控制與治療選項。

何謂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眠期間上呼吸道間歇性塌陷或阻塞,造成呼吸暫停或氣流減少,可能合併睡眠斷裂與白天嗜睡。臨床上常以呼吸中止低通氣指數 AHI 評估嚴重度,範圍從輕度到重度不等。當 AHI 顯著升高時,患者與同床者均會感受睡眠品質下降。

肥胖與風險

身高與體重的極端組合會提高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肥胖使頸圍與上呼吸道脂肪組織增多,增加塌陷機率。文章提及個案身高約二百公分、體重以百公斤計,檢測顯示 AHI 值屬高度異常,過去也曾短期快速減重但復胖。

檢查與治療選項

常見評估包括睡眠檢查以量測 AHI 與血氧情形。治療可依嚴重度與症狀選擇,非侵入性方案包含正壓呼吸器維持睡眠期間呼吸道通暢,部分患者使用後症狀獲得改善。對於嚴重肥胖合併相關代謝或生活品質影響者,臨床上也會討論減重手術或其他減重策略,但需經專業評估以衡量風險與效益。

其他輔助與注意事項

  • 睡眠衛生與減重均有助於整體風險下降,但單一方法通常不足以完全改善重度阻塞。
  • 有體重反覆波動經驗者應與醫師討論長期可行的飲食與運動計畫,避免短期激烈節食造成身體負擔。
  • 若夜間打呼伴隨窒息感、白天過度嗜睡或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建議尋求睡眠醫學或耳鼻喉相關專科評估。

生活型態調整與就醫時機

生活方式改變包括合理熱量管理、增加蛋白質與規律運動、戒菸與減少酒精攝取等,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呼吸中止風險。對於考慮減重手術者,術前需完整評估心肺代謝情況與心理準備,術後亦需長期追蹤。當睡眠打呼、日間功能受損或已有心血管合併症時,應儘速諮詢專業醫療團隊處理。

本案中個案採用正壓呼吸器並規劃減重手術,顯示多面向的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可並行,以期改善睡眠品質與相關健康問題。讀者若有類似症狀或疑慮,建議向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尋求評估和個別化建議。

重點回顧

個案因肥胖引發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並影響日常功能,經睡眠檢查發現高 AHI 後使用正壓呼吸器並考量減重手術,顯示複合治療與生活型態改變對症狀管理具有實務價值,但仍需個別評估與長期追蹤。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