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署公布第二批化妝品檢驗結果,18項產品檢出禁用色素蘇丹4號,涉及進口原料與多家業者流向已通報。本文整理官方檢驗方法、檢出含量、下架與回收處理,以及消費者應注意的識別與後續行動資訊。
檢驗發現與涉及產品
本次公告指出共有12家業者的18項化妝品檢出禁用色素蘇丹4號,包含部分知名護髮與護唇產品。食藥署表示,涉案的紅色複方原料由新加坡廠商 Campo Research 製造,經由國內進口商亦鴻公司流入下游製造鏈,後續再分供給多家國內廠商。
公告同時列明部分產品的檢出含量值,原料批號檢出量為1,177 ppm、1,151 ppm與1,486 ppm;個別護唇產品檢出量則在48 ppm到54 ppm之間。官方已要求相關問題產品下架並進行全面回收銷毀。
官方檢驗程序與追蹤作為
食藥署表示採用高靈敏度的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 LC/MS/MS 進行定性與定量檢測,並以同位素內部標準法強化定量結果的可靠性。針對高濃度樣品,亦輔以液相層析儀進行高濃度定量分析,以確認檢驗方法的準確性。
對於疑涉以禁用色素攙偽的進口原料,食藥署已向檢調單位提供相關事證,並要求全面封堵問題原料再次流入市面。部分非國內廠商或僅作轉口貿易者已被排除在本次檢驗名單之外。
消費者應注意的重點與行動建議
若消費者持有疑似受影響的產品,官方已要求業者下架並回收,建議依業者或主管機關公布的回收資訊辦理退換或回收。若使用產品後出現皮膚不適或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合格醫療專業人員。
在購買化妝品時,可優先選擇具完整成分標示且來源明確的產品,並留意官方公告的受影響品項。若對特定產品來源或標示有疑問,可向主管機關查詢或透過正式通報管道反映。
採訪觀察與後續觀察重點
此事件突顯進口原料供應鏈管理與原料查驗的重要性。未來監管重點包括原料來源追蹤、進口檢驗強化與業者自主管理措施的落實,以降低禁用物質流入下游產品的風險。
官方追查與檢驗程序仍在進行,消費市場與業者應持續關注主管機關公告與後續檢驗結果,並配合回收與查驗工作,以維護消費者安全。
本報導以官方公布之檢驗結果為依據,整理出消費者可理解的重點與注意事項,供讀者參考與追蹤後續處置情形。
重點回顧
食藥署發現進口紅色原料含禁用蘇丹4號,導致多家業者產品被檢出並下架回收。本文說明檢驗方法與含量結果,提醒消費者依官方回收指示處理並就不適症狀諮詢醫療專業,後續監管仍需強化原料追溯與查驗。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