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兩名外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是否來自境外或本土感染的調查進展

2025-07-1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我國兩名外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是否來自境外或本土感染的調查進展

報導指出,近期我國感染控制措施下,兩名國籍航空機師於出國返國後確診新冠肺炎,正引發相關疫情源頭的深入調查。本次事件突顯疫情期間航空業對於疫情監控和防疫策略的重要性,也成為釐清境外與本土傳染途徑的焦點焦點。

涉案機師背景及疫情經過分析

這兩名外籍機師分別為50多歲及60多歲,於4月12日和4月10日至12日分別執飛短程及長程國際航班,涉及印度、盧森堡及美國等地。抵台後,指揮中心根據最新調整的機組員返國密閉管理措施,將居家檢疫時間縮短至3天,並在檢疫結束當日安排核酸檢測。此政策調整能有效提前確認確診案例,避免延遲發現及潛在傳播風險。

感染源調查與基因比對的最新進展

兩名機師於居家檢疫結束後不久,4月17日與18日先後出現喉嚨癢等症狀,經核酸採檢後皆呈陽性。防疫醫師指出,期間他們在飛行過程中都配戴口罩,未曾在機上脫口罩用餐或飲水。關於感染途徑,初步推測可能包括國外感染或機上傳播,仍待進行病毒基因序列比對來確認接觸點與傳播途徑。

國外活動及境外傳染可能性分析

由於這兩人出國期間涉及多個國家,外交與交通記錄正由相關部門分析,其間的交通工具與住宿情況亦在調查範圍之內。衛生專家表示,病毒株基因型比對結果將有助於判定是否為境外輸入病毒,或是在國內社區傳播造成的感染。

防疫策略與國內外傳播風險評估

指揮中心指出,這次確認的兩名確診機師,與國內外均有活動史且在退出居家隔離後進行了領先的篩檢措施,避免了社區傳播的可能。衛生部門已掌握131名接觸者資料,並依據風險高低進行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持續監控疫情擴散情況。此外,加強航空業的疫苗接種措施亦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國籍航空公司正積極推動所有機組人員完成疫苗接種以提高防疫力。

疫苗接種推動與疫苗之安全性問題

目前,我國已開放多家醫療院所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的自費接種服務,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至今有超過300名航空相關工作者完成疫苗接種,期望透過群體免疫來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然而,也傳出一名60歲男士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初步診斷疑似血管炎與間質性肺炎,相關專家將在近期召開會議釐清原因與疫苗安全性問題。

相關疫苗安全疑慮與持續疫苗接種趨勢

醫療專家提醒民眾,疫苗安全性雖受到廣泛關注,個案中不良反應的發生仍屬少數,指揮中心將持續追蹤疫苗接種後的安全狀況,並強化宣導疫苗利大於弊的資訊。國內也正逐步推行疫苗預約與接種,希望透過提高機組員及民眾的接種意願,達成群體免疫,進一步掌控疫情傳播的主動權。

結語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變化,航空業的防疫措施也在不斷調整中。櫃中感染事件仍需更多的病毒株基因序列研究來釐清傳染途徑,而疫苗推廣與安全性監測則是保險防線的重要一環。從細微的個案中,我們也看見抗疫策略的持續演進與調整,彰顯疫情之下國民防疫的共同努力。

本文由專業醫療記者深入調查與分析,旨在提供您最貼近現實的疫情資訊與防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