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營養專家分享健康飲食法成功減重17公斤並降低血脂

2025-07-1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大營養專家分享健康飲食法成功減重17公斤並降低血脂

台灣大學營養學專家洪泰雄教授透過科學且簡單的飲食策略,成功在短短四個月內減去17公斤,同時有效改善高血壓與高血脂問題,且九年來未復胖。這套健康飲食法強調新陳代謝平衡,對希望控制體重與血脂的人群具有實用參考價值。

合理飲食助於促進新陳代謝與脂肪代謝

洪教授提倡的健康飲食策略,主要包括「35921」口訣,強調三餐都要正確攝取,並且遵守固定的飲食時間表:每天每5小時進食一次,晚餐在晚上9點前完成,每日飲用2,000cc水,以及每天早餐吃一種水果。他相信,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有助於人體的代謝平衡,使細胞獲得完整營養,進而促進脂肪燃燒與膽固醇調節。

營養均衡的飲食建議

飲食內容與選擇

洪教授日常的飲食重點如下:

  1. 低升糖指數的蔬果,例如芭樂、奇異果、蘋果與火龍果。高纖蔬菜,如高麗菜、菠菜、木耳、芥菜與花椰菜,能延長飽足感並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降低多餘膽固醇。
  2. 早餐及午餐建議食用一碗或半碗糙米飯,並加入抗性澱粉,如地瓜、南瓜、山藥、玉米,以提升膳食纖維攝取。
  3. 豆類是早餐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總蛋白質則由魚類與雞胸肉提供,乳製品方面選擇無糖優格或低糖酪乳。
  4. 炒菜油脂則建議使用單不飽和脂肪的橄欖油、苦茶油或紫蘇油。此外,將12顆低溫烘焙堅果(如杏仁、核桃、腰果與榛果)作為早餐的營養補充,用以喚醒細胞。

運動與時間控管的搭配

除了合理的飲食外,規則運動和時間管理也是調控體重與膽固醇的關鍵因素。洪教授特別推薦「1234」飲食口訣來有效降低血脂:

  • 每餐一份蔬果
  • 攝取兩類健康油脂,加上早餐一份堅果
  • 每餐攝取一種蛋白質源
  • 每餐選擇四種不同的澱粉,如糙米、五穀飯或抗性澱粉食物

科學管理血脂的飲食原則

這些飲食原則強調多元營養的均衡攝取,能幫助改善血脂狀況,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整體而言,除了飲食之外,適度運動、一致作息與規律生活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關關鍵詞與延伸閱讀

本文主要圍繞「代謝」、「膽固醇控制」、「抗性澱粉」、「膳食纖維」與「蛋白質攝取」等健康管理主題。想深入了解更多健康飲食或相關科學研究,建議持續關注營養學與健康促進方面的最新資訊,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平衡與長期維持。

專業建議提醒讀者

健康的飲食與生活方式是預防慢性疾病的最佳策略,飲食計劃應根據個人狀況調整,建議諮詢營養師或醫療專業人士提供個人化建議,才能確保營養充足,同時達到減重與降血脂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