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如何調整飲食習慣以提升體力與肌肉修復

2025-08-2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年長者如何調整飲食習慣以提升體力與肌肉修復

長者健康飲食的誤區與挑戰

隨著人們步入晚年,許多長輩非常重視營養攝取,選擇健康食材如蔬菜水果,也戒油少鹽,希望藉由飲食來促進身體健康。然而,仍有不少長者在飲食習慣調整後,體力卻未呈現明顯改善,甚至出現肌少症或衰弱症的徵兆。究竟在追求營養均衡的過程中,出現了何種問題使得老人身體狀況未見改善?

為何健康飲食未能改善體力

肌肉量與體能的關鍵關鍵因素

肌肉是維持身體日常活動能力的重要器官,隨著年紀的增加,肌肉量自然流失,造成肌少症,進而影響整體身體功能。許多長者即使嚴格遵守健康飲食,包括攝取豐富的蛋白質與鈣質,仍無法抵抗肌肉流失的趨勢。專家指出,除了營養攝取外,適當的肌力訓練和運動習慣才是維持肌肉質量的關鍵要素。

營養的平衡與肌少症預防

營養均衡的重要性

在現代養生觀念中,飲食除了追求低脂、低糖、富含蔬果外,如何配合適合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尤其是鈣質與維生素D的攝取,才是預防肌少症的核心。單純追求脂肪少或油脂控制,可能會忽略肌肉修復所需的蛋白質比例,導致肌肉修復受阻,身體逐漸虛弱。

運動結合營養策略提升身體功能

除了調整飲食外,適度的運動是提升體力的必要配合。特別是肌力訓練能直接刺激肌肉生長,改善肌少症現象。專家建議,長者可透過多元化的體能活動,例如輕度的重量訓練、伸展操以及日常步行,來加強肌肉的維持與修復能力。同時,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才能讓身體「吃得養生」,並有效提升體力與耐力。

飲食與運動的整合建議

挑選適合的營養補充食品,加上規律的運動習慣,才能達到最佳的身體修復效果。長者亦應避免極度節食或偏頗的飲食方式,以免營養不均造成的肌肉流失。營養補充品亦可作為輔助手段,特別是富含蛋白質和钙的補充劑,幫助維持肌肉的健康狀態。

專家提醒年長者實現良好生活品質

健康的飲食與適量的運動結合,才是維持年長者身體體力的長久之道。專家建議,長者應結合營養專家及運動師的建議,設計個人化的飲食與運動計畫,才能在抗老的道路上,真正迎來身心的雙重養生目標。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追求健康的同時,也讓身體愈來愈有活力,真正”吃得養生,體力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