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肝已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2018年有超過16萬人因脂肪肝就醫。然而,因此疾病多無明顯症狀,實際患者數遠高於官方數字,估計多達600萬人未被察覺。脂肪肝若未得到適當管理,可能演變成嚴重的肝臟疾病,如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脂肪肝會引發肝炎與肝癌嗎
在亞洲地區,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為主要的肝臟疾病,且多數患者並不會有明顯症狀。研究顯示,約6%至13%的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現肝臟發炎甚至肝組織纖維化的情形。若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有約30%的患者可能在十年內逐步演變成肝硬化。更嚴重者,約4%至27%的肝硬化患者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肝癌。因此,早期檢查與管理脂肪肝對於預防肝癌等嚴重後果極為重要。
有效的脂肪肝預防與改善方法
- 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與血膽固醇水平,及早發現異常狀況。
- 進行肝功能指數檢查,了解肝臟健康狀況。
- 避免酗酒或戒酒,控制酒精對肝臟的傷害。
- 維持健康體重,尤其是體重指標(BMI)介於24至27之間者應積極減重,以降低脂肪肝風險。
研究指出,低於BMI值超過30者,約有八成以上可能出現脂肪肝情形。控制體重不僅能改善脂肪代謝,也能預防相關肝病的發生。
脂肪肝高危險族群
- 肥胖者,約九成有脂肪肝問題
- 長期酗酒者
- 糖尿病患者與其家族成員
- 血液膽固醇超標者
-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者
- 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較易形成肝積脂
- 低體重或瘦削者,仍有約一成會出現脂肪肝
根據研究與專家指出,這些族群因各種代謝異常或疾病因素,更易受到脂肪肝的影響。進行健康篩檢與生活習慣的改善,為預防脂肪肝的不二法門。
專家提醒與未來展望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與飲食西化,脂肪肝患者數量逐年攀升,相關疾病的防治亟需多層面策略整合,包括公共衛生宣導、早期篩檢與個人健康管理。醫學界呼籲民眾重視肝臟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適度運動,才能有效遏止脂肪肝的擴散與惡化。面對脂肪肝這個隱形的健康殺手,早期預防與積極管理絕對是維持肝臟長久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