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報導整理近期流感流行情況與重症個案分布,說明疫苗接種時效、常見併發症與高風險族群,並提供何時就醫與查詢接種資源的實務建議,協助讀者掌握預防與就醫時機。
目前流行概況與就診趨勢
衛生單位表示,流感已進入流行季,門急診就診人次明顯上升,上週就診約十五萬人次,較前週增加約十三點五趴。流感病毒種類以A型為主,臨床負擔在社區與醫療體系皆呈現上升趨勢。
重症與死亡個案的年齡與病毒類型
官方通報上週新增五十七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橫跨未滿十歲至九十歲以上;檢驗型別以A型H3N2與A型H1N1為主。另通報有十六例流感併發死亡,年齡從五歲至八十多歲不等,檢驗結果以A型H1N1較多。通報資料指出,這些重症與死亡個案多數未接種流感疫苗,且超過半數有慢性病史。
臨床個案描述與常見併發症
在被通報的個案中,有兒童出現高燒合併抽搐,經檢驗確認為A型流感合併腦炎並出現腦水腫,另有成人出現肺水腫、血氧下降及多器官衰竭,均需住加護病房治療並使用抗病毒藥物,但仍可能因併發症造成不良後果。
疫苗接種時機與保護力說明
流感疫苗接種後需約十四天才能發揮預期保護效果,因此在流行期早期接種有助於建立免疫。雖然疫苗可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個案通報顯示未接種者在本波流行中佔比較高比例;接種仍應考量個人健康狀況與醫療建議。
高風險族群與何時就醫
- 高風險族群包括年幼兒童、年長者及有慢性病者,這些族群出現高燒、呼吸急促、意識改變或持續惡化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 若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極度嗜睡或發作性抽搐,建議儘速前往有能力處理急重症的醫療院所。
- 醫師會依臨床判斷安排檢驗(如PCR)與必要的支持性或抗病毒治療。
新冠疫情現況與檢疫負擔提醒
目前新冠疫情在本地呈低點波動,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週略為下降;國內通報的主流變異株以NB.1.8.1為主。國際上各地疫情曲線不同,民眾在同時面對流感與新冠時仍需注意個人防護與就醫管道。
如何查詢接種與醫療資源
為確保能順利接種並節省等待時間,建議民眾先向地方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相關機構查詢合約院所與接種時段,或電話詢問附近合約院所的可施打時間與門診安排,以利及早取得疫苗保護。
本報導以流感通報與臨床觀察為主,提醒讀者在流行期間留意症狀變化、評估接種時機,並在出現危險徵兆時儘速就醫,醫療團隊將依檢驗與臨床評估提供適切處置。
重點回顧
近期流感門急診與重症病例增加,多數重症與死亡個案為未接種疫苗且常合併慢性病;疫苗需十四天才產生保護,出現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等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向地方衛生單位確認接種與就醫資源。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