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地檢署與衛生主管機關查獲業者以工業用過氧化氫處理豬腸,部分產品流向多地。本文整理事件經過、檢驗情形、消費者與業者應注意的食品安全要點,並說明何時應尋求醫療協助。
事件經過與行政處分
檢調與食品藥物管理相關單位查獲位於屏東的加工廠涉嫌使用工業級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對豬腸進行漂白處理。部分產品流向北部市場,相關衛生局已完成調查並對涉事公司採取停業等行政處分,並將查獲事證移請中央機關共同研議後續處置。
產品流向與來源紀錄問題
調查指出,廠商供貨至多家市場與餐飲業者,追查過程發現有部分買賣未能保存完整進貨或出貨單據,增加溯源困難。主管機關已依食品安全管理規定,要求相關業者保存原料與半成品來源等文件,並可對未改善者處以罰鍰。
稽查抽驗與檢驗結果
為維護消費安全,衛生機關針對市售生豬腸產品展開專案稽查與抽樣檢驗,以查驗是否含過氧化氫殘留。至報導時間為止,部分抽驗結果未檢出過氧化氫,但主管機關表示將持續抽檢,若發現違規添加物,將依規定處罰。
消費者應注意的購買與保存要點
衛生局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生豬腸或其他生食材時,優先向有完整登記與來源證明的業者購買,並保存購買證明以利後續查核或申訴。若食材色澤異常潔白或有異味,應提高警覺並避免購買。
- 保存交易憑證有助於日後追溯或消費爭議處理
- 選購時留意業者是否有登記或合格標示
- 家庭處理生豬腸時建議充分加熱並多次換水清洗
食用安全與疑似中毒時的處理建議
一般情況下,透過加熱與多次沖洗可降低化學殘留風險。主管單位指出,低濃度的過氧化氫會在體內被酵素分解,但若食用後出現明顯嘔吐或腹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醫療診斷及費用證明,以利日後權益主張。
業者方面,主管機關提醒應向合法供應商採購原料、妥善保存來源文件並投保必要的責任險,以利消費者權益保障與自身風險管理。稽查仍在進行,相關單位會依查證結果採行行政或刑事措施。
本報導以專業審慎角度整理現有調查與官方建議,供民眾參考食安資訊與防範要點,並提醒在疑似食安事件中妥善留存證據及尋求主管機關協助。
重點回顧
事件涉及工業級過氧化氫用於豬腸漂白,追溯受阻使食安風險提高。本文說明稽查結果、消費者保存證明的重要性及出現不適時應留存醫療證明以維護權益。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