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開賣爭議 聚焦加味菸管制與法制補強

2025-10-09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加熱菸開賣爭議 聚焦加味菸管制與法制補強

國內核准加熱菸上市引發反菸團體抗議,核心爭點落在加味菸的管制可行性與執法準備。本文整理審查時程、社會關切與衛福部回應,說明現行法規盲點與未來可能的修法方向,提供讀者釐清重點的參考依據。

審查與上市時程概覽

經過約兩年半的審查,衛生主管機關在今年完成對兩家跨國公司的加熱菸品項審核,並核准十四個品項在限定條件下上市。官方在七月底宣布通過,九月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業者分別於十月中下旬發布銷售時程。

主管機關表示,加熱菸被視為指定菸品,須經健康風險評估與許可程序,上市審查與一般菸品有別,並配合海關與通關作業安排上架時程。

反菸團體的主要疑慮

反菸團體與家長團體公開表達擔憂,認為在未明確禁止加味菸的情況下批准販售,等於讓具吸引力的產品更容易接觸年輕族群。他們主張應盡速公告禁止加味菸、取締網路違法廣告銷售,並禁止通路展示加熱菸載具。

加味因素與年輕族群風險

陳述中指出,加熱菸相較於傳統紙菸氣味較輕且以電子裝置包裝,加上加味設計和時尚包裝,可能降低使用門檻並提高吸引力。引用國外調查顯示,部分青少年族群的使用率在短期出現上升,使得團體質疑長期公共衛生影響。

執法與資訊透明的挑戰

地方衛生稽查單位反映,現場判定哪些品項屬於「合法」與「非法」仍有困難,部分通路與網路平台的廣告與銷售資訊未完全受控,使執法與監督面臨實務挑戰。團體要求政府提供明確品項清單與執法指引,以利第一線稽查。

衛福部的回應與法規修正方向

衛福部長表示,將在後續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案,以填補現行規範的空白,並將持續討論針對加味菸的定義與可行管制方式。主管機關評估兩種判定方式,分別以味道判定與以成分成分檢驗判定,各有主觀性或檢驗能力的限制。

部長並指出,部分現行條文對電子煙僅處罰使用者而未處罰持有者,此類漏洞也會在修正中一併檢視,待法律文字完成後,再進一步針對加味菸的範圍與執行策略展開討論。

政策與監管實務的考量

加熱菸與加味菸的監管牽涉多項決策,包括如何界定加味、檢驗與執法能力的配套,以及對青少年保護的優先排序。政策制定者需在科學評估、執法可行性與公共衛生風險之間找到平衡,並針對網路及實體通路的監管缺口提出具體措施。

未來討論應納入透明的品項清單、標準化的檢驗程序與明確的違規處置流程,同時加強對社會大眾的風險溝通,避免資訊落差增加監管困難。面對可能的管制措施,地方執法單位與中央主管機關的協調也將是關鍵。

本文以新聞專欄角度整理各方主張與主管機關回應,供關心公共衛生與菸害防制議題的讀者參考,若欲進一步了解個人風險或尋求戒菸協助,建議向合格的醫療或公共衛生專業人員諮詢。

重點回顧

加熱菸上市引發對加味菸管制的爭議,關鍵在於如何定義與檢驗加味成分、補強執法資訊透明度,以及在保護青少年與可行監管之間取得平衡;法規修正與地方中央協調為未來焦點。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