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種人潮創新高 新冠疫苗接種同步上升

2025-10-0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流感疫苗接種人潮創新高 新冠疫苗接種同步上升

疾管署公布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開打後接種數,流感疫苗累計逾55萬人、新冠疫苗累計逾16萬人。本文說明接種對象與時程、影響接種意願的可能因素,以及接種後的免疫時間與觀察重點,協助民眾了解何時應尋求專業協助。

接種統計與近期趨勢

官方統計顯示,公費流感疫苗在開打後短期內累計接種逾55萬人,較去年同期約為3倍;同時公費新冠疫苗累計接種也已達約16萬人,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衛生單位指出,此波接種意願明顯提高,接種人潮亦反映民眾對流行病季節性風險的重視。

施打對象與開打時程

今年度公費接種採分階段開放,優先對象包括高齡者、原住民、學齡前幼兒、孕婦、具高風險慢性病者、長期照護機構人員,以及醫事與防疫相關人員等;之後進一步擴及較年長的成人族群。各地醫療院所與地方衛生單位依序安排接種場次與動線,以利大量群眾接種。

影響接種意願的因素

衛生主管機關分析,接種意願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兩項因素。其一是流感季節提前,部分地區在公費開打前已有病毒活動,民眾對罹病風險的感受提高。其二為社會事件所帶來的長期風險意識提升,使更多人主動安排接種。這些因素合力推動了短期內的接種成長。

接種後的免疫時間與觀察重點

接種疫苗後通常需要時間才能建立免疫保護,衛生單位提醒民眾預留約兩週時間以發揮預期效果。接種後常見的輕微反應包括局部疼痛或短暫不適,若出現疑似嚴重過敏反應或持續性高燒、呼吸困難等症狀,建議儘速就醫並向醫療專業人員說明接種情形。

何時應考慮就醫或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 接種後若有嚴重全身反應或生命徵象異常,應立即就醫。
  • 具高風險慢性病者或免疫功能受影響者,接種前可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個人風險與時機。
  • 若不確定接種資格或想瞭解可接種的疫苗種類,可透過所在地衛生單位或醫療院所詢問,獲取合適建議。

雖然接種人潮在短期內增加,但地方衛生體系仍需持續監測疫苗接種覆蓋率與流行情形,並針對高風險族群做好接種服務與相關說明。接種是降低重症風險的重要公共衛生措施之一,但每位個案情形不同,若有疑問建議向合格醫療人員諮詢,避免延誤必要的醫療處置。

整體觀察顯示,本次公費開打的速度與範圍,引發民眾較高的接種意願,衛生單位與醫療院所的協調在推動大量接種上扮演關鍵角色,未來仍應關注疫苗可及性與接種後安全監測。

重點回顧

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開打後接種數顯著增加,主要受流行期提前與社會風險意識影響。文章整理接種對象、時程與接種後兩週免疫時間,並提醒高風險族群與出現嚴重不適者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