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打,首日接種人次顯著增加。本文整理接種首日與至10月6日累計數據、流感與新冠監測變化、疫苗施打族群與時程,以及用藥與就醫提醒,提供民眾實用參考。
接種首日與累計數據
10月1日為本年度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開打首日,流感疫苗當日接種人次約26.4萬,新冠疫苗當日接種人次約8.2萬。根據官方統計,截至10月6日,公費流感疫苗累計接種人次約106.8萬,新冠疫苗累計接種人次約29.5萬。
這些數字顯示今年接種動能較往年同期增加,官方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儘早安排接種,以建立保護力。
流感監測與病毒型別
流感監測資料顯示,第40週(9月28日至10月4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50,25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約13.5%。目前流行以A型H3N2為主,A型H1N1與B型病毒亦有偵測。
新冠疫情方面,第40週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954人次,較前一週略微下降,監測結果顯示以NB.1.8.1為主流變異株。監測數據可作為疫苗部署與醫療資源調整的參考之一。
疫苗施打對象與時程
本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採兩階段施打:第一階段自10月1日啟動,對象包含65歲以上長者、年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等11類優先族群;第二階段自11月1日起擴及50至64歲且無高風險慢性疾病的成人。
官方亦提醒,疫苗接種後通常需約2週時間才能建立完整保護力,建議民眾提早接種以因應流行期到來。
抗病毒用藥與就醫建議
官方在10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調整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符合條件者在就醫時可能無需快篩即可取得藥物。具體適用標準請依醫療機構評估與當地衛生單位指引為準。
連假期間人群流動增加,日常應落實手部清潔與咳嗽禮節;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時,建議佩戴口罩並在家休息。如出現呼吸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獲得適當處置。
接種及就診便利性建議
民眾可利用地方衛生局或官方疫苗查詢工具確認合約院所,並事先電洽預約或查詢接種時段,以減少現場等候時間。對於有接種需求的族群,提早規劃可提高保護時效。
專欄觀察
今年流感季與新冠疫情的監測呈現同時管理的情況,疫苗接種作為減緩重症與醫療負擔的工具之一,仍需搭配個人防護與社區監測。面對變化中的病毒型別與流行情勢,民眾與醫療系統的溝通與提前佈署均有助於降低傳播風險。
重點回顧
10月1日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開打,首日接種顯著成長;文章整理了首日與累計數據、流行監測、施打族群與用藥與就醫提醒,並提醒接種需時間建立保護及連假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