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監測顯示本週類流感門急診人次上升並進入流行期,同步出現多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案例。本文整理現況數據、重症個案特徵、常見警訊與檢查就醫要點,並說明疫苗接種情形與風險分布,供民眾理性了解與參考。
本週流感數據與趨勢
官方統計指出,第40週(9月28日至10月4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為150,25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約13.5%,整體呈上升趨勢並已進入流感流行期。監測亦顯示近期出現多起流感併發重症死亡個案,為公共衛生與臨床注意重點。
重症個案概況
上週通報新增16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原型態包含以A型H1N1為主,另有少數A型H3N2株。通報資料顯示這些個案均未接種當季流感疫苗,約75%有慢性病史。年齡分布包含成人與兒童,且病例中有年紀較輕的兒童出現腦炎等重症併發症。
個案細節與臨床表現
其中一例為南部5歲女童,入院前出現咳嗽與發燒,後續出現持續高燒、意識改變與抽搐等症狀,入急診後診斷為A型流感並合併腦炎,於住院期間發生嚴重腦水腫,數日後病情惡化離世。此類案例提醒臨床上流感除呼吸道症狀外,亦可能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
高風險族群與常見警訊
醫療與監測資料顯示,慢性疾病者、年長者與幼童為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民眾若出現下列警訊應提高警覺並尋求醫療評估:
- 持續高燒不退或反覆發燒
- 意識改變、嗜睡或難以喚醒
-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或口唇發青
- 抽搐或其他神經行為改變
檢查方式與就醫時機
疑似流感者可由醫療機構進行臨床評估與必要的檢驗以確認病毒型別與評估併發症風險。若出現上述警訊或病程快速惡化,建議及時前往急診或尋求專業醫療評估,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對於有慢性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臨床評估時醫師通常會提高警覺。
疫苗接種現況與公共衛生措施
截至10月6日的公費疫苗接種資料顯示,流感疫苗接種人次約106.8萬,較之往年接種情形需視各地推動與供應而有差異。接種狀況與個人風險分布會影響群體保護效果,監測單位亦建議民眾依照地方衛生機關或醫療單位公告的接種安排評估接種時機與地點。
同時,個人防護包括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在症狀期間減少群聚活動以及對高風險族群提供適當醫療關注,都是降低流感重症風險的補充措施。
本文記者以醫療監測數據與通報內容為基礎整理現況,強調早期辨識重症警訊與依醫療專業判斷就醫的重要性,並提醒民眾理性看待疫苗與防疫資訊,以維護自身與周遭族群健康。
重點回顧
本週流感門急診人次上升並進入流行期,通報多例未接種疫苗之重症死亡,慢性病與幼齡為主要風險;掌握警訊並及時就醫有助降低嚴重併發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