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沒有神經卻多是中末期腫瘤,早期診斷難度高

2025-08-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肝臟沒有神經卻多是中末期腫瘤,早期診斷難度高

肝臟缺乏神經使肝癌早期不易察覺

由於肝臟本身沒有神經感知疼痛的功能,當腫瘤開始形成並長大,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感。這也是為什麼肝癌大多是在疾病的中末期才被診斷出來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肝癌的發生率已降至第三位,死亡率仍居第二,凸顯早期篩檢與診斷的重要性與難度。透過精準的篩查措施,早期發現腫瘤,或許能大幅提升治癒率。

肝癌的高危險族群與預防措施

專家指出,B型及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肝癌的主要高危險族群。台灣的統計數據顯示,約80%的肝癌患者由慢性肝炎病毒(B型及C型)引起。除了病毒感染外,長期大量飲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因素也會增加肝臟疾病的風險。為有效預防肝癌,建議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定期追蹤肝功能,並接受醫師建議進行治療。

定期追蹤與早期篩查的重要性

專家強調,肝癌的生長速度異常快速,平均約117天(約4個月)就能使腫瘤數量翻倍。若未進行定期追蹤,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已經進入中晚期,手術治療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建議每半年進行肝功能血液檢查及超音波檢查,提前掌握肝臟健康狀況,才能及早介入治療,提升存活率。

肝癌的治療策略與健康管理

針對不同腫瘤大小與數量,肝癌治療方案包含手術切除、電燒治療、肝臟移植、動脈栓塞與標靶療法等。標靶藥物能延長存活期約3至6個月,但亦伴隨副作用如手足綜合症。此外,手術後配合抗病毒藥物持續治療,可降低復發率約三成,有效延長生命。強化生活管理與早期治療,同樣是提升療效的關鍵所在。

成功抗癌的關鍵在於改變生活習慣

專家呼籲,改變不良生活慣性,是降低肝癌發生的重要步驟。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分享,自己曾經切除2/3肝臟,仍積極通過運動、合理飲食及調整心情來抗癌。他強調,心理健康與身體調養密不可分,維持愉悅心境與規律作息,有助於免疫系統提升,遠離病毒和腫瘤。

免疫力加強有助於預防肝癌

免疫力的強化,可以有效抵擋肝炎病毒及相關肝臟疾病。簡榮南指出,適度運動與愉悅心情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因素。韓柏檉則分享,他每日進行排毒、飲用抗氧化蔬果汁、實行腹式呼吸練習,並且避免用化學清潔用品洗澡。他認為,持之以恆的養生習慣是預防肝癌的有效方法。

預防肝癌的五大措施

  • 接種B型肝炎疫苗,降低孩童期肝癌風險。
  • 定期追蹤B型與C型肝炎帶原者的肝臟健康狀況,避免肝纖維化與肝硬化。
  • 避免過度飲酒,預防酒精性肝病。
  • 採用低脂高纖飲食,增加運動,預防脂肪肝病。
  • 提升心情與免疫力,從而有效遠離肝癌疾病風險。

以上建議提醒大家,除了醫療篩查,更需從生活細節著手,持續關注肝臟健康,才能祛除肝癌的陰影。肝臟雖沒有神經感知能力,但不代表我們就無法掌握腹中健康的訊號,定期篩查是最有力的守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