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發生率攀升引發重視早期篩檢的必要性

2025-07-2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肺癌發生率攀升引發重視早期篩檢的必要性

根據最新的國家健康研究資料顯示,肺癌已連續多年成為台灣男性與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儘管近年來肺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為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驗證研究指出,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尤其是成功篩檢可使早期肺癌的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肺癌成為國內癌症死因第一原因,重度吸菸族群篩檢亟需關注

台灣一直受到肺癌高死亡率的困擾,2022年肺癌的標準化死亡率約每十萬人21.8人,雖較十年前有所進步,但仍占所有癌症死亡的近四分之一。特別是在高社經地位國家,女性肺癌的發病率正逐年攀升,而國內統計亦反映出吸菸是重要的危險因子。男性中,約有六成肺癌病例與吸菸有關聯,而女性中,僅約六成肺癌患者曾吸菸,顯示非吸菸者亦有肺癌風險。

早期篩檢成為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

肺癌的早期無明顯症狀,通常在進展到中晚期才出現明顯徵兆,因此,針對高危險族群進行篩檢尤為關鍵。國內已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納入全民健康保險,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費高危險族群肺癌篩檢服務。研究顯示,早期發現肺癌的存活率可達九成,斷面也有效降低因肺癌死亡的風險。

政府推動全民肺癌篩檢,篩檢率仍待提升

儘管政策已大力推行,公費篩檢的實際使用率仍偏低。統計數據顯示,近年度內接受篩檢者約佔符合資格高危險族群的1成左右。尤其是重度吸菸者的篩檢比率仍較其他族群偏低,且在確認肺癌病例中,超過七成具家族史,顯示遺傳因素也是重要的風險來源。醫界呼籲,對於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大量吸菸的族群,儘早進行肺癌篩檢,才能有效提升早期診斷率與存活率。

肺癌篩檢與生活習慣的風險管理

專家指出,除了篩檢之外,戒菸仍是預防肺癌的最有效手段。重度吸菸者若戒菸10到15年,罹患肺癌的風險可以大幅降低一半。此外,定期進行肺部檢查,即使目前無症狀,也能提早發現肺部結節或可疑腫瘤,進而提高治療成效。

結語

隨著篩檢技術的進步與政策的支持,越來越多高危險族群能夠及早掌握肺部健康狀況。國內外資料均指出,肺癌的預防重於治療,而早期篩檢則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關鍵突破口。呼籲大眾重視自身健康,定期接受肺癌篩檢,對抗這個全球高死亡率的惡癌威脅。

在科學與健康意識的共同推動下,希望未來肺癌不再是國人的健康負擔,也期待醫療科技能持續帶來更早期、更有效的診斷方案,持續守護每個家庭的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