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是全球主要的健康挑戰之一,在許多國家均列為十大死因,特別是在澳洲,排名甚至躍升至第二位。隨著人口老化,尋找有效的預防方法成為科學家與醫療專家的首要目標。除了持續的生活習慣改善與社交、運動外,最新研究發現一項關鍵營養素—鎂,可能在預防因而延緩失智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透過多攝取含有豐富鎂的天然食物,有望有效提昇大腦容量與血管健康,降低失智症的發病率。
增加鎂攝取量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
由澳洲國立大學進行的研究展現,日常飲食中攝取較高的鎂有助於維持大腦容量和改善腦血管狀況。研究團隊從6,000名40到73歲的成年人中,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其飲食習慣,並運用核磁共振影像監測大腦體積與血管健康。研究結果發現,每日攝取超過550毫克的鎂,與達到國家建議攝取量350毫克的人相比,大腦容量較大,且腦血管狀況更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50多歲的受試者中,攝取高鎂量者的腦齡比標準攝取者年輕1到2歲,尤其在女性族群中效果較為明顯。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適量補充鎂對於大腦的年輕化有積極影響。
從飲食中自然攝取鎂有何好處
專家指出,透過日常飲食取得鎂,遠比服用補充品來得安全與有效。富含鎂的天然食品包括乳製品如鮮奶、優格;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甘藍及海帶;全穀物如胚芽米、小麥胚芽和薏仁;堅果類如芝麻與腰果;豆類如黑豆和黃豆,以及水果如酪梨與火龍果。這些食物不僅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也有助於維持神經及血管健康,預防因血管狀況不佳而引發的失智症。營養專家特別提醒,成人每日建議攝取350至390毫克鎂,若有血壓異常、經常運動、失眠或進行胃腸手術等狀況,更應刻意增加高鎂食物的攝取。
適量攝取鎂避免過量與副作用
一般而言,只要維持均衡飲食,身體不會出現鎂缺乏現象。研究中建議的高攝取量約550毫克,主要來自於營養補充品。營養師表示,雖然過量攝取鎂較少引起嚴重中毒,但仍可能因電解質失衡導致嘔吐、腹瀉、肌肉無力甚至血壓降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建議在額外補充前,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以確保安全。天然食物中的鎂較為溫和,並且不易造成體內過剩,因身體會透過尿液排出多餘的鎂,維持內在平衡。 在合理範圍內的鎂攝取,有望幫助血管健康、調節血壓,進而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結合科學證據推動失智症的預防策略
隨著科學證據日益累積,已越來越被認為是預防失智症的重要營養素。不僅如此,鎂與心血管健康密不可分,是維持血管彈性與抗氧化的重要元素。專家建議,想要有效降低失智症風險,除了保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外,不妨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豐富的鎂食物。這樣的策略,是預防失智症的科學延伸,也是推動全民健康的理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