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黑心豬腸案 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與中央裁罰進展報導

2025-10-0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屏東黑心豬腸案 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與中央裁罰進展報導

本篇整理屏東一家食品業者被查獲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腸的事件經過、裁罰與檢驗進度,說明被封存與下架情況、可能的行政與刑事處分,以及主管機關的稽查方向與消費者注意事項,提供讀者了解食安後續監管與檢驗判準的實況參考。

事件概況

屏東一間食品公司疑以工業級雙氧水處理豬腸,相關產品流入包括台北、桃園、高雄與屏東等多個縣市市場,事件引發食安關注。主管機關表示,現場查獲的雙氧水外包裝標示為工業用途且明確標註禁用於食品,業者仍將該產品用於豬腸加工與販售,依法移送並處以行政處分。

地方衛生單位與食藥署統計,已封存約12萬4604公斤相關產品,另有2430公斤完成下架,784公斤確定已售出並流入市場。事件跨縣市且牽涉多處登記或儲放地點,因而由中央主管機關直接介入裁罰。

行政處分與可能刑責

食藥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對涉案業者裁罰新台幣5400萬元,並指出此案同時涉及刑事責任,相關機關表示依情節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八千萬元以下罰金,刑事部分由地檢署偵辦中,食藥署表示將配合調查。

主管單位說明,本案由中央出面裁罰的考量,包含作業地點、公司登記及倉儲分別位於不同行政區,加上事件影響範圍廣、情節嚴重,為加速行政處理與發揮監管效果,採取統一裁罰作法。

檢驗與稽查進度

針對市售豬腸相關產品的抽檢工作自10月5日啟動,稽查對象包含販售業者與餐飲業者。至報導時止,已稽查577家業者並檢驗120件產品,檢驗結果有104件合格,餘件仍在檢驗程序中,稽查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主管機關尚未訂出明確截止時間。

地方衛生局與檢調單位表示,封存與下架的流程將配合後續檢驗結果與刑事偵辦,並視情況採取後續行政處置或採證程序。

食安影響與消費者提醒

衛生單位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或選購肝腸類食品時,留意外觀是否過白或過亮,以及產品來源是否清楚登記。對於來路不明、包裝標示不全或外觀異常的食品,建議暫緩購買並尋求業者或地方衛生局的說明。

在本案中,主管機關特別指出業者使用明顯標示為工業用的漂白劑進行食品加工,屬於違規行為,消費者如發現疑似問題產品可向地方衛生局反映,讓相關單位進一步調查。

跨域監管與後續觀察

此類跨區域事件顯示食品安全監管需結合地方與中央資源,包含流向追蹤、現場查證與實驗室檢驗等程序。未來需關注後續檢驗結果、檢調偵辦進度以及行政裁處是否帶動產業內自主管理的改善。

整體而言,主管機關已對涉案業者進行封存與裁罰,並啟動更廣泛的市場抽檢以釐清產品流向與安全性。對消費者而言,理解檢驗結果與掌握官方公告的後續處理,是評估食品風險與調整採購行為的主要依據。

重點回顧

本案涉及業者以工業用雙氧水處理豬腸並跨區販售,主管機關已封存大量產品並裁罰,後續檢驗與刑事偵辦仍在進行,消費者應留意產品外觀與來源,並以官方檢驗結果為依據。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