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莓果含A肝病毒引發食安危機
近期,國際與本地食品安全監管機關注意到來自智利的好市多進口綜合莓果(品牌為Kirkland Signature)在檢測中呈現A型肝炎病毒陽性。截至目前,約有1.7萬公斤的受污染莓果已在市面流通,雖然部分商品已被下架,仍有不少被售出,增加民眾感染的可能性。
受污染莓果品置的背景與回收狀況
這批被驗出感染A肝病毒的莓果規格為1.81公斤/包,標示有效期限至2023年9月19日。疾管署提醒消費者,若在食用該批莓果後60天內出現發燒、全身倦怠、食慾不振、嘔吐、腹痛甚至黃疸等A型肝炎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詳細告知醫護人員飲食史。此外,相關銷售商已回收該批商品,並提醒民眾勿再食用尚存的冷凍莓果,以防範病毒傳播。
A肝病毒的傳播與風險分析
A型肝炎病毒具有高耐受性,能在淡水、海水、廢水及土壤中存活較長時間,也能耐受低溫冷凍。因此,除了經過高溫煮熟的調理方式,生食如沙拉、果汁、冷凍莓果等都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途徑。專家指出,尤其是未經充分加熱的冷凍水果,更易成為病毒傳播媒介,呼籲消費者在選購莓果時應留意產品來源與標示。
A型肝炎的健康風險與感染症狀
雖然A型肝炎的致死率較低(約千分之三),但若感染後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造成急性致命的肝臟功能衰竭。兒童感染時多無明顯症狀,但成人患者則可能出現頭痛、發燒、腹瀉、肚子不適或黃疸等較明顯肝炎徵象。此外,若本身患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患者,感染A型肝炎可能大幅提升發展成重症肝病的風險。
預防措施與疫苗接種建議
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A型肝炎,治療多依支持性療法,感染者在3個月內多能康復並建立終生免疫力。為預防感染,建議民眾採取以下措施:
- 正確洗手,包括食物處理與如廁後使用肥皂清洗雙手。
- 避免食用生水及生食,如生蠔或其他生海鮮產品。
- 及時接種A型肝炎疫苗,特別是高風險群如經常出國、公務或有肝病史者。
-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及多重性伴侶,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A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建議
自2018年起,A肝疫苗已納入台灣孩童的常規疫苗接種項目,建議2017年以後出生、滿一歲的幼兒接種兩劑疫苗。成人方面,特別是經常出國或有特殊疾病背景的群體,也建議自費施打,以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對於曾接觸過疑有感染史的民眾,可在最後一次食用後兩週內評估是否施打疫苗,降低重症及猛爆性肝炎風險。
特殊族群與高風險群的注意事項
年長者或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感染A肝後可能較易出現較嚴重的症狀,甚至引發急性猛爆性肝炎。醫療專家強調,若有肝病或免疫缺陷,應特別留意個人飲食安全,並配合醫師建議進行疫苗接種或定期健康監測。
結語
食安議題層出不窮,專家提醒,除了關注食品來源與標示外,提升個人衛生意識與疫苗預防仍是重要的防範措施。面對潛在的食品污染風險,科學且全面的預防策略,有助於保護自身與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