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推心理諮商支持方案協助馬太鞍溪救災人員與志工

2025-11-0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衛福部推心理諮商支持方案協助馬太鞍溪救災人員與志工

衛福部針對馬太鞍溪災區推出心理諮商支持方案,為救災人員與志工提供每人三次免費諮商與全台合作資源說明,並說明常見壓力反應與何時尋求進一步評估的指標,協助早期介入與後續追蹤。

事件背景與心理影響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造成災區救援與復原工作長期高壓。第一線救災人員與參與復原的志工在炎熱或高壓環境中處理災情,容易累積身心疲憊與情緒張力。

這類壓力反應可能出現失眠、情緒低落、易受驚嚇、注意力不集中或在夢中重現災難情境等症狀,若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功能,應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方案內容與適用對象

衛福部表示,相關支持方案提供參與災區復原工作的救災人員與志工,每人於一年內可使用三次心理諮商服務。方案以從寬認定適用資格為原則,意在不遺漏有需要的人。

全台合作機構共計多家,並規劃接續的照護資源與轉介管道。執行期間將依主管機關公告的服務期程辦理,並以提供短期心理支持與評估為主。

如何預約與使用服務

欲使用心理諮商支持方案者,可依下列步驟洽詢並預約合作機構:

  • 查詢合作機構名單與服務資訊,請依衛生主管機關或相關心理健康服務平台公告方式查詢。
  • 向合作機構預約時,表明欲使用災區心理支持方案並諮詢可用時段。
  • 到訪時備妥身分證明文件以利資格確認與服務登記。
  • 接受諮商服務後,若需要進一步評估或長期追蹤,機構將提供適當轉介建議。

何時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若出現持續的睡眠困擾、反覆回想災難影像以致情緒受困、或日常功能明顯受損,建議儘早接受心理健康評估。短期諮商可協助穩定情緒,但部分情況可能需要持續追蹤或多科別團隊合作。

使用心理諮商服務時,若出現自傷或其他急性危機風險,應即刻告知服務提供者以啟動緊急處置與安全規劃。

專欄觀點

救災現場的心理負荷常被忽視,提供易取得且從寬認定的心理支持是必要的公共衛生措施。系統性地連結短期諮商與後續追蹤,有助於降低急性壓力向慢性心理困擾轉變的風險,並維繫救災體系的持續運作與人力照護。

重點回顧

此方案為馬太鞍溪災區第一線救災人員與志工提供每人三次免費心理諮商,強調從寬認定與全台合作機構可協助接續照護,並建議及早尋求適切資源以避免症狀加劇。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