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醫療聯盟在世界抗生素週推廣抗生素正確使用與感染管制經驗

2025-11-1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南台醫療聯盟在世界抗生素週推廣抗生素正確使用與感染管制經驗

南部多家醫院與公共衛生單位在世界抗生素週舉辦研討會,分享抗生素正確使用、感染管制與品質管理做法,強調跨院合作與社區宣導對抗抗藥性的重要性,並提醒民眾避免自行購買或任意停藥。

南台灣多個醫療機構於一次區域研討會中聚焦抗生素正確使用與感染管制,參與單位包括教學醫院、區域醫療中心以及地方衛生機關。會中討論如何由院內品質管理與感染管制團隊建立制度,並透過跨院合作擴大公共衛生影響力。

研討會與醫療網絡如何整合區域資源

此次研討會由數家醫院與地方衛生單位共同參與,目的在於分享院內治理經驗與實務作法,並建立互助與資源共享機制。透過定期經驗交流,區域醫療聯盟可在疫情或抗藥性議題上提供快速支援與共同標準。

抗生素正確使用與常見風險

抗生素為對抗細菌感染的藥物,但不適用於病毒性疾病。正確使用包括依醫師指示用藥、完成療程、避免自行保存或分享藥物。濫用或不當使用可能導致抗藥性增加,影響治療效果與公共衛生安全。

感染管制與品質管理的實務重點

研討會中討論的院內做法多為系統性管理與多部門協作,重點包括病人照護流程、抗生素使用監測、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等。部分可行措施如下

  • 建立抗生素使用審核與回饋機制,讓臨床決策有監控與教育支持
  • 強化感染防治教育,包括醫療人員與民眾的宣導活動
  • 定期檢視院內感染資料,作為品質改善與決策依據

民眾常見迷思與就醫建議

許多人誤以為抗生素等同於消炎或止痛,或會因症狀改善而自行停藥。正確認知包括抗生素針對細菌感染,應由合格醫療人員評估使用必要性。若出現高燒持續、呼吸困難或症狀惡化等情況,應儘速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抗生素或其他處置。

醫療團隊在社區宣導中的角色

醫療機構與衛生單位在社區宣導上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公開講座、醫病溝通及跨院聯盟的資源共享,提高民眾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長期而言,結合臨床監測與民眾教育,有助降低不當用藥與抗藥性風險。

本次活動同時以展覽與公開說明會讓民眾了解醫療背後的流程與原則,強調從個人用藥行為到醫療體系治理均需共同參與。透過持續的專業交流與社區參與,期望提升整體感染防治與用藥安全的社會基礎。

重點回顧

區域醫療聯盟在世界抗生素週分享抗生素正確使用與感染管制經驗,強化跨院合作與院內監測,對民眾有助於提升用藥判斷力;但仍需長期監控與教育以因應抗藥性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