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感染風險升溫 早產兒與兩歲以下幼童受威脅

2025-10-0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RSV感染風險升溫 早產兒與兩歲以下幼童受威脅

台灣近年RSV感染個案增多,兩歲以下幼童與早產兒重症風險較高。健保自2025年6月擴大短效單株抗體給付,部分醫院自費提供長效單株抗體,家長應了解疫苗與防護要點,及早辨識症狀並尋求醫療協助。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什麼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之一,可引起細支氣管炎或肺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台灣每年約有一千名嬰幼兒因 RSV 住院,且其中近九成發生在兩歲以下兒童。

哪一類孩童風險較高

早產兒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若感染 RSV,報告指出重症與插管機率顯著較高;研究與臨床觀察也提示,一歲內感染的幼兒未來數年內誘發氣喘的風險升高。整體而言,年齡越小、病程越急的嬰幼兒應被視為高風險族群。

常見症狀與何時就醫

家長應注意孩童出現發燒、劇烈咳嗽、呼吸急促或喘鳴等情形。若出現進食明顯減少、呼吸困難或持續高燒,應及早就醫評估。儘早由醫療專業人員判斷病情,有助於適切監測與支持性照護。

可採取的防護與預防措施

  • 維持手部衛生並避免讓嬰幼兒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的人
  • 在流行期間減少不必要的群聚或密集接觸,照顧者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
  • 對於高風險早產兒,可諮詢醫療團隊有關被動免疫的適用性

健保給付與醫療院所安排

為降低早產兒重症與住院負擔,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短效型單株抗體給付範圍,從未滿33週擴大至未滿36週早產兒,估計每年約八千六百名早產兒受惠。部分醫院自2025年9月也開始提供自費的長效型單株抗體,臨床使用上以單劑提供較長期保護為目的,兒科專業團隊會依個別風險評估與家長溝通接種時機。

台灣全年皆有 RSV 病例,家長宜保持警覺並了解所在地的預防資源。若孩童出現上述警示症狀,建議儘速就醫評估;同時配合基礎防護措施與醫師建議的預防策略,可降低重症風險並維護嬰幼兒健康。

重點回顧

RSV 在兩歲以下與早產兒中常見且易致重症;健保已擴大短效單株抗體給付,部分醫院提供自費長效選項。家長可透過預防措施與早期就醫來降低風險,但各項防護仍需依醫師評估決定適用對象。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