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病例為出發,說明一日顎骨重建與植牙在口腔癌病人之手術流程與技術重點,探討適用族群、術中技術特性與可能風險,提供就醫與篩檢參考方向。
一例接受下顎骨切除後即時重建與植牙的病人案例,原患有長期檳榔使用史並被診斷為口腔癌第二期,腫瘤已侵犯下顎骨。團隊評估後決定以腓骨移植進行下顎重建並同步完成植牙,採用術前3D列印導板與術中動態導航協助定位與鑽孔,期望在一次手術中兼顧外觀與功能復原。
一日顎骨重建與植牙採用的技術要點
比較過去仰賴術者經驗的傳統作法,現在常結合術前影像、3D列印導板與即時導航系統。術前模擬可用來設計骨塊切割與植牙位置,術中動態導航則可即時校正鑽孔深度與角度,協助醫師在重建過程中維持更高精準度並縮短手術時間。
術中流程與器官保護要點
此類手術通常包含下顎骨切除、腓骨骨塊截取與移植、以及植牙定位三大步驟。為維持移植骨的血流供應,團隊在血管分離與骨塊固定的時序上會做周詳規劃,並在完成移植前或同時完成植牙以減少後續二次手術需求。
誰可能適合這類手術
有下顎骨被腫瘤侵蝕並需切除的病人,若整體健康與血管條件允許,可討論以腓骨進行重建並考慮同步植牙。術前討論應包含腫瘤控制策略、重建目標、以及可能的功能與外觀影響。
常見風險與術後照護注意事項
任何大型顎骨重建手術均存在手術風險,包括感染、植入物失敗、供區功能改變等。腓骨供區在正確評估下通常不會造成顯著行走功能喪失,但仍需術後復健與循序回復活動。醫療團隊會依個別狀況安排影像追蹤與口腔功能復健。
症狀警訊與篩檢建議
口腔潰瘍遲遲不癒合、牙齦或舌頭持續疼痛、口腔出血或張口受限等,都應提高警覺並儘速就醫接受檢查。已知危險因子包括檳榔、吸菸與飲酒等,例行口腔黏膜檢查對於早期發現有幫助。
在臨床決策上,醫師會綜合腫瘤範圍、病人體況與重建需求,評估是否適合一次完成重建與植牙。病人及家屬在術前應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預期效果、可能併發症與後續復健安排,以利術後功能與生活品質的最大化。
本報導以醫療資訊傳達為主,旨在說明技術與臨床考量,提醒有相關症狀者及早就醫諮詢專業意見。
重點回顧
報導介紹一日顎骨重建與植牙的臨床流程與技術重點,說明可望減少二次手術與提高手術精準度,但仍存在感染與移植失敗等風險,個案適應症需由醫師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