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低碳飲食推動 與高齡友善兼顧營養與環境可持續發展

2025-07-0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臺南低碳飲食推動 與高齡友善兼顧營養與環境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資源有限的背景下,低碳飲食與永續飲食理念逐漸成為現代公共衛生和環保的重要策略。以臺南市為例,積極推動低碳飲食,結合高齡友善的餐飲設計,不僅促進營養均衡,也有助於減少碳足跡,為城市的永續發展提供示範範例。

低碳飲食的核心理念與實踐方式

循環、惜食與低碳共同推動永續飲食

全球資源逐漸枯竭,永續飲食的概念包含「循環」、「惜食」以及「低碳」三大面向。在臺南,廚餘堆肥循環利用,有效減少廢棄物並回饋農作物;旨在降低食材浪費,鼓勵食用當季、在地的蔬果;同時,減少從產地到餐桌的碳排放,避免因長途運輸造成的額外碳足跡,藉由在地食材與少用肉品,實踐低碳飲食理念。

臺南低碳飲食推廣現況與成效

餐廳認證與民眾參與

根據統計,臺南已有超過140家餐廳通過低碳健康飲食認證,展現當地積極響應永續飲食的成果。企業與行政單位推行每周一蔬食日,至今已減少碳排放超過5655.9噸,彰顯低碳飲食在實務上的有效性與普及度。此外,低碳飲食亦將營養均衡融入推廣策略中,強調營養食譜如「三好一巧」與「吃全穀」概念,確保健康與環保並重。

結合傳統與創新促進營養健康

臺南的傳統美食如春捲、蝦餅經過營養師創意改良,成為營養豐富的健康餐點,如「五目飯捲」,添加蔬菜與雞胸肉,不僅低熱量(約380大卡),也富含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推動在地食材、未精製雜糧食的應用,不僅增加飽足感、維持腸道健康,更因其低升糖值,有助於控制血糖,促進代謝健康。

高齡友善低碳飲食提案與措施

適應人口老化的飲食策略

隨著臺南市高齡人口比例升高,推出「高齡友善」低碳飲食措施。餐廳提供特別設計的無障礙入口、加大字體菜單,並備妥易於咀嚼的輔具與適合長者的座椅,讓高齡者在享用低碳健康餐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貼心服務,以促進長者的飲食動力與營養吸收。

倡導多樣化與巧思,促進長者營養均衡

台南推行「四大吃法」策略,調整烹調方式,使食物更適合高齡者吞嚥。推廣天然調味,保持食物原味,鼓励少量多餐,並引入全穀和多樣未精製雜糧,如山藥、番薯、蓮藕等,以豐富營養素、提升飽足感,並控制血糖波動。親友陪伴用餐也有助於增進長者的用餐興趣與營養攝取。

臺南低碳飲食的未來展望

透過多元宣傳渠道,如影片與在地餐廳合作,臺南期待讓低碳飲食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兼顧營養需求與環境保護。市府也持續整合資源,打造友善的低碳健康飲食環境,讓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雙贏,彰顯臺南市在永續飲食領域的卓越領導力與創新實踐能力。

由於環保與健康的雙重需求,低碳與高齡友善飲食在都市永續發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臺南的經驗值得其他城市借鏡,讓永續飲食的理念不僅是口號,更成為實踐的日常行動。

經費來源為地方公共衛生與照護相關基金支持,彰顯地方政府在推動健康與永續飲食的積極作為。未來期待各界共同努力,讓低碳健康飲食成為台南、甚至全國的潮流趨勢,為守護地球與促進全民健康共同努力。

在都市化進程中,善用在地、營養豐富的飲食素材,並結合貼心友善措施,不僅能改善高齡者營養狀況,也能降低整體碳排放,真正實現健康、環境與永續三贏的生活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