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因應衛福部核准加熱菸上市,啟動與財政局合作的校園周邊專案稽查,首波排查51家店無發現違規;本文說明現行規範、稽查重點、對青少年保護的行政作為與民眾可採取的注意措施,協助理解何時應通報與遵守相關法令。
市府稽查行動與進度
衛福部核准多項加熱菸產品於市場上架後,臺北市政府展開校園周邊專案稽查。市府自10月9日起與財政局共同啟動行動,首波針對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周邊50公尺範圍內的販菸場所進行查核,稽查首波51家店家,目前未發現違規情形。
衛生局並要求連鎖販菸業者提供全市學校周邊販菸店家名冊,經由教育局確認後,名冊上共計182家店家已接受現場輔導。市府亦向市內278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提供宣導資料,並要求校園周邊可張貼相關資訊以提升守法率。
學校周邊規範與罰則
依臺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任何人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基地境界線50公尺範圍內,不得從事加熱式菸品的販售、供應、展示或廣告,違規可處新臺幣最高5萬元罰鍰。國民健康署也強調,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應符合現行菸害防制相關法規,並嚴禁向未滿20歲者販售。
行政作為與民眾注意事項
市府以稽查與宣導並進,對列管店家進行現場輔導,並辦理業者研習會提醒法令要求。稽查範圍包含實體店舖、校園周邊以及網路平台等場域,主管機關將持續查緝違規情事。
- 家長與學校可留意校園周邊是否有販售或廣告行為出現,或店家是否在校園50公尺內展示相關產品。
- 教育單位與社區可協助宣導未滿20歲不得購買的法規,並提醒青少年遠離煙品接觸的情境。
- 販菸業者應依規定配合主管機關的檢查與輔導,清楚辨識合規範圍。
何時應向主管機關通報
若發現疑似在學校周邊販售或展示加熱菸、或懷疑向未滿20歲者販賣,建議向相關主管機關反映,由執法單位調查處理。民眾反映可以協助掌握現場情況,促使行政單位持續監督並執行法令。
整體而言,市府目前以行政稽查與教育宣導同步推動,將加熱菸視同一般菸品管理,強調對青少年保護的優先性。未來仍需跨局處合作與持續監測,以確保校園周邊的法規落實與社區防護功能發揮。
重點回顧
本文整理台北市針對加熱菸的校園周邊稽查與管制作為,說明管制範圍、罰則與執法重點,並提供學校與家長可採取的防護觀察要點,同時指出執法與年齡限制在實務上的侷限與持續監督的必要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