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莫德納疫苗貨源少且來得緩慢 導致接種安排受影響
隨著新一批莫德納疫苗於今日傍晚抵達台灣,數量僅有41萬劑,這使得全國疫苗庫存暫時緊張。這批疫苗的有效使用期限為明年一月,並將由衛生局分配到醫療機構進行施打。儘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尚未透露具體施用方案,但表示將依照前期已施打的250萬劑疫苗用量,評估是否擴大接種範圍。
疫苗配送有限 50歲以下民眾接種進度恐受影響
目前國內疫苗接種率僅達8.35%,預計何時能達成群體免疫的60%仍不明朗。台灣政府原本期望今年底能讓70%以上的民眾至少接種一劑疫苗,並希望到8月底疫苗到貨量能突破1000萬劑。然而,實際狀況卻受到國外疫苗供應與捐贈量的影響,導致疫苗遲滯運抵,特別是莫德納疫苗的短缺,使得50歲以下的普羅大眾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完成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優先順序持續擴大 施打族群變得更擁擠
由於境外疫苗採購進度未達預期,指揮中心不斷調整疫苗接種優先順序,導致一些人口較少族群範圍迅速擴大。原本預計接種人數較少的第7類(大約5萬人)已猛增至86萬人。如此一來,原本預計50歲以下、甚至是更年輕族群的接種希望,將可能往後延遲,年底前完成全人群疫苗接種的目標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未來疫苗供應緩衝不足 高齡或特殊族群獲優先安排
面對疫苗供應不足的情況,專家呼籲需謹慎規劃疫苗分配策略。除了依照醫師開立過敏證明進行不同廠牌疫苗的混打外,國內已有部分醫院表達願意加入相關研究,目前相關試驗計畫已提交審議中。根據國際研究,先施打AZ疫苗再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或可提高疫苗的保護效果,未來在台灣采用混打策略的可能性正逐步增加。
混打策略仍在研究中 施打時間與效果待定
目前國內專家指出,國外已有關於疫苗混打的實驗數據,顯示以AZ與輝瑞疫苗搭配可提升免疫力,LP下一步則是確認適宜的施打間隔天數。專家認為,台灣仍需建立本地疫苗混打的數據庫,慎重評估不同品牌間的相容性與保護效果。此外,專家也強調,混打策略不應隨意推廣,仍需等待更多科學實證支持再行擴大應用。
疫苗供應緊張 50歲以下民眾能否依照期程接種成最大關注
由於疫苗到貨量持續有限,政府官員坦言,50歲以下民眾可能要等到2022年度才能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目前公共衛生策略仍以高齡者與高風險族群優先施打為主,未來若疫苗供應獲得改善,有望逐步伸縮優先順序。此外,疫苗混打方案若獲得正式批准,也將有助於提振全民接種意願,加快達成免疫目標的步伐。由此可見,在疫苗不足的狀況下,精準施打以及疫苗策略的調整,仍是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任務。轉眼間區域疫情的波瀾,讓台灣在疫苗戰略上冒出不少變數。從專家的角度觀察,台灣的疫苗接種之路仍需耐心與謹慎的規劃,持續面對供應挑戰與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