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醫院確定落腳八德霄裡公園 並規劃多院區與499床設置

2025-10-0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桃園市立醫院確定落腳八德霄裡公園 並規劃多院區與499床設置

桃園市府說明市立醫院將採自建自營模式,衛福部核准一般急性病床499床,並同步規劃八德主院與大溪、觀音、復興三處院區的定位與時程,文章整理規劃內容、服務項目與後續關鍵觀察要點。

衛福部核准床數與整體規劃

衛生福利部已同意桃園市立醫院設置一般急性病床499床。市府表示,醫院將採自建自營的經營模式,主院區選在八德霄裡公園,整體建置經費估計超過一百億元,其中本院區主體投入約九十一點四億元,其他三處院區各預估約三億元。

三個院區定位與主要服務

市府規劃三個以門診為主的院區,分別位於大溪埔頂、觀音草漯與復興。這些院區將提供電腦斷層檢查、內視鏡檢查與洗腎等基礎但具關鍵性的醫療服務,並尋求與醫學中心合作以整合醫療資源。

管理結構與人力安排

為了減少重複的人事編制,市府說明這些院區將由總院直接管轄,不設獨立分院長與分院級的完整編制,藉此整合管理與資源分配。

基地規劃與預估時程

大溪埔頂院區位於重劃區與社會住宅用地相近,觀音草漯則接近大觀路與市場用地,復興院區選在原介壽國中土地。每處院區土地面積約五至六百坪,未來樓地板面積估計約一千四至一千五百坪。

市府表示,分院用地已無地目變更阻礙,衛生局已著手規劃。分院的前置作業預估約兩年至兩年半可啟用;主院區則需完成地目變更、申請建照與興建,前置作業約一年至一年半,主體興建約需五年,力拼六年內營運。

地方關切與後續觀察要點

市議會多位議員關注醫院定位、交通連接與地方醫療資源分配。地方代表強調,儘速啟用各院區可緩解區域醫療供給不足的問題。後續應持續關注施工進度、醫療人力規劃與對外合作模式,以利服務與資源落地。

對市民而言,接下來的重要觀察點包括各院區的實際服務項目、交通接駁與專科合作情形,以及是否如期完成土地變更與建照申請。若有醫療需求改變或進一步的公眾諮詢,應儘早向相關單位確認最新時程與服務內容。

本專欄以記者式視角整理市府說明與議會關切事項,提醒讀者關注官方發布的後續進展,以掌握醫療服務供給的實際時程與內容。

重點回顧

桃園市立醫院已獲核准499床,主院選址八德霄裡公園,並規劃三處以門診為主的院區,短中期分別有不同前置與興建時程,實務挑戰在於人力與外部醫療合作。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