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素食逐漸成為現代人追求健康與環保的飲食選擇之一。然而,最新的科學研究指出,長期全素食者可能面臨較高的中風風險,尤其是中風機率較葷食者多出20%。
科學研究揭示素食與中風風險的關聯
一項於英國知名醫學期刊發表的長達十八年的追蹤研究,涵蓋了48,188名平均年齡45歲,且未曾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成年受試者。研究期間,參與者被分為多個飲食類型,包括葷食、吃魚素(戒除紅肉和禽類肉),以及全素食者。結果顯示,素食者的中風率較葷食者高出約20%,提醒我們素食飲食並非絕對健康的萬靈丹。
素食飲食中的營養平衡與潛在風險
許多人選擇素食,是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控制體重及促進身體健康。然而,缺乏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鐵、鋅與Omega-3脂肪酸,可能會影響血管健康,進而增加中風的風險。專家建議素食者在飲食中加入富含Omega-3的植物性食物或補充劑,並確保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素攝取充足。
保持飲食多元,降低中風風險的策略
營養均衡是關鍵
素食者應多攝取各類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與堅果,補充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並適時補充營養素缺口,以降低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此外,定期檢查血脂與血壓狀況,有助於提早發現風險因子。
綜合生活習慣改善
除了飲食調整,維持規律運動、戒菸、限制飲酒、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也是預防中風的有效方法。專家提醒素食者不應僅著重於飲食,整體生活習慣的改變同樣重要。
專家建議與未來展望
專家指出,素食飲食若未合理搭配營養,可能反而增加中風風險。未來研究應深入探討不同素食模式的營養差異,並制定適合素食者的飲食指南,促進全民健康。飲食的多樣化與營養補充,是平衡素食理念與健康風險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