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逐步推展,AZ疫苗作為主要施打選項之一,本土衛生單位針對疫苗接種的安全與適應族群發布了具體建議。專家提醒,針對特定風險群,施打AZ疫苗須格外謹慎,以降低副作用風險,保障個人健康。本文將詳盡介紹AZ疫苗適用與禁施條件,以及相關副作用的防範措施。
AZ疫苗施打前的建議與禁忌族群
為確保疫苗施打安全,衛生主管機關明確規範,指出以下三類人群不可接種AZ疫苗:
- 對疫苗內含成份(如賦形劑)過敏者
- 曾在接種第一劑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個案
- 年齡未滿18歲的青少年
此外,尚有其他特殊狀況建議暫緩施打,如:急性嚴重疾病伴隨發燒或感染期內者。醫師亦可協助患者評估自身狀況,判定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以降低潛在的嚴重副作用風險。
施打AZ疫苗後的副作用與風險管理
亞太地區與歐洲多國近期傳出AZ疫苗相關血栓事件,引發社會對疫苗安全的疑慮。由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歐洲與英國在施打超過1700萬劑疫苗後,出現血栓相關體徵的案例數量並未超出背景預期範圍。其中,深度靜脈血栓及肺動脈血栓的事件較少,且多數在醫療評估下得到妥善處理。
專家強調,施打疫苗時應密切觀察術後反應,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例如:呼吸急促、喉嚨腫脹、皮膚起疹等),應立即就醫處理,並在接種後至少等待30分鐘,以便及時應對突發狀況。台灣衛生單位也正著手制定疫苗接種後的應急措施,確保施打過程的安全。
施打AZ疫苗的風險評估與個人建議
除了上述禁忌,部分人群在施打疫苗前應進一步評估其施打益處。例如,免疫功能不全、血小板異常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都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作出決策。孕婦及哺乳期女性也應謹慎評估風險,並遵從醫師建議或暫緩施打。此外,患有急性疾病或嚴重感染者建議待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考慮疫苗接種。
專家提醒,疫苗施打後務必密切監測反應,並由醫護專業人員協助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尤其是高危險族群。
專業建議與未來動向
面對國際施打疫苗的副作用疑慮,本國衛生單位持續追蹤疫苗安全性。即使在血栓病例被媒體關注後,專家指出,疫苗的整體安全性仍優於新冠病毒所帶來的嚴重風險。台灣醫療體系將積極制定疫苗接種後的風險管理指南,並在確保接種安全的前提下,推廣國產疫苗,增強民眾信心與接種意願。
不同疫苗品牌的臨床研究數據持續湧現,醫學界都在努力平衡疫苗的保護效果與潛在風險。作為專業醫療工作者,建議民眾根據自身體質,配合醫療專業建議,理性規劃疫苗接種計畫,以達到最佳的公共衛生防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