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心跑步機倒地後的急救與心肺復甦實務

2025-10-2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運動中心跑步機倒地後的急救與心肺復甦實務

嘉義市一名男子在國民運動中心使用跑步機後倒地,中心人員在119線上指導下進行心肺復甦並使用AED取得良好反應。本文說明現場急救流程、何時撥打119與使用AED以及對高風險族群的注意要點,提供實務性健康資訊供讀者參考。

事件經過與現場處置

本案發生於嘉義市一處國民運動中心,當場發現一名54歲男子在跑步機旁倒臥,當時無呼吸與心跳。運動中心人員立即撥打119,並依線上指導開始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同時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兩次以爭取搶救時間。

救護人員抵達後接手持續CPR,並於評估心電圖波形與生命徵象時判定已成功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現場紀錄顯示患者有自主性呼吸與反應,並在轉送醫院前給予氧氣支持與必要的生命徵象監測。

現場急救要點與役使AED的基本原則

當發現有人倒地且無反應或無正常呼吸時,應立即呼救並撥打119。在等待救護人員到達前,目擊者能做的首要措施包括評估意識、判斷是否呼吸、若無呼吸則立即施行CPR。

  • CPR應以胸部按壓為主,持續且有節奏,必要時搭配人工呼吸。
  • AED應在可取得時儘速使用,遵循機器語音或顯示指示完成電擊評估與電擊。
  • 若AED顯示不建議電擊,仍應持續CPR並由專業救護人員評估下一步處置。

救護評估與臨場觀察重點

救護人員在接手時會判讀心電圖、評估頸動脈搏動、測量血氧與其他生命徵象,以判斷是否已恢復有效循環。臨場的血壓、血氧、體溫與血糖等數值可協助醫療團隊判定當前生理狀態及運送優先順序。

本次案例紀錄顯示患者在現場取得ROSC,經評估有自主呼吸與對聲音反應後送醫進一步治療與觀察。

高風險族群與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有高血壓或心臟疾病病史者在運動時須特別注意自身負荷與症狀,運動前如有不適或突發胸悶、頭暈等症狀應暫停並尋求醫療建議。運動場域的管理者與陪同者應熟悉119報案流程、基礎CPR與AED位置,以利在緊急時快速反應。

對於一般民眾,接受基礎急救訓練能提升在關鍵時刻提供有效協助的能力,公共場域也應定期檢視AED設備的可用性與維護狀況。

何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若發生暈倒、呼吸停止或無自主循環等情況,應立即撥打119並執行CPR;在救護人員抵達後仍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心臟監測、影像或實驗室檢查,醫療團隊會依評估結果安排適當的後續處置與觀察。

此類事件凸顯出現場即時反應的重要性:目擊者的初期處置與AED的適時使用常常影響患者能否恢復自發性循環,並決定後續治療的時機與方向。新聞式報導應強調教育與預防,避免對個別病患療效作出保證。

重點回顧

本事件顯示運動場域遇到倒地無呼吸時,迅速呼救、依線上指導施行CPR並使用AED可提高恢復心跳的機會,但仍需醫療進一步評估與觀察。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