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病友常因食慾下降與飲食限制導致體重與肌力流失。本文說明為何透析期間需重視蛋白質攝取、實用飲食原則與可操作的小點心建議,並提醒依血檢與專業營養師調整個人化飲食。
為何透析病友需要更多蛋白質
在透析過程中,除了代謝廢物與多餘水分被移除外,也會伴隨蛋白質與胺基酸的流失。若沒有適當補充,可能出現低白蛋白血症、免疫力下降與肌肉量減少等問題,進而影響體力與康復狀況。
臨床照護建議透析患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至少1.2克蛋白質,若攝取不足,身體可能分解肌肉來維持代謝,造成疲倦、貧血或感染風險上升。
怎麼吃才聰明
飲食重點在於品質與分配,而非單純增加總量。可依下列原則調整日常飲食:
- 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優先選擇含完整胺基酸且易吸收的食物,例如雞蛋、魚肉、瘦肉或豆製品。
- 三餐均衡分配蛋白質:將蛋白質攝取分散於三餐,避免集中於單一餐次造成負擔。
- 善用點心補充:若正餐食慾不佳,可在透析後1到2小時以豆製品、蛋類或營養配方作為點心,幫助補充流失的蛋白質並促進恢復。
- 注意磷與鉀的攝取:部分高蛋白食物同時含較高磷或鉀,應依個人血液檢查結果與營養師建議調整食材選擇。
蛋白質來源的取捨與替代
若一般乳製品因磷鉀含量較高而不適合,可考慮使用低磷鉀配方的營養品或選擇其他低鉀低磷的蛋白來源。個別化調整需要參考血液檢查數值與透析方式,並由營養師協助制定攝取計畫。
一款適合透析病友的點心建議 白月布丁作法
飲食照顧可以兼具營養與口感。以下是簡單的軟質點心作法,適合食慾差或吞嚥不佳者作為蛋白補充選項。
材料(約2人份):嫩豆腐一盒約300克、雞蛋一顆(若需控制磷可僅用蛋白)、低磷鉀營養品50毫升、少許糖調味。
做法步驟:
- 豆腐瀝乾多餘水分,可用湯匙壓碎或以果汁機打成細滑。
- 將打散的雞蛋、豆腐、營養品與糖混合均勻,必要時過篩一到兩次以去除氣泡與顆粒。
- 將液體倒入耐熱容器隔水蒸,以小火蒸約10到15分鐘,蒸熟後靜置幾分鐘再開蓋,放涼後冷藏數小時以增進口感。
- 食用前可視口味少量調味,並注意總磷鉀攝取量與個人檢查數值。
營養提示 一人份此類軟質點心大約含有十二到十五克蛋白質,質地柔軟適合吞嚥或食慾不佳者,但仍需以個人血檢結果與營養師建議為準。
何時需要與醫療團隊討論
若出現持續性體重下降、疲倦加劇、或血液檢查顯示白蛋白或電解質異常,應與透析團隊或營養師討論飲食調整與可能的營養補充策略。個別化計畫能兼顧蛋白質需求與電解質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
透析不僅是維持生命的治療過程,也是需要透過營養管理讓日常生活更有力的長期課題。透過掌握蛋白質來源、均衡分配與點心策略,並定期與專業人員檢視檢查數值,病友可在照護中找回更多生活品質與能量。
重點回顧
文章指出透析期間應重視足量優質蛋白質與分餐原則,並以軟質點心協助補充,同時提醒需依血檢與營養師調整,個別化限制仍不可忽視。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