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動脈剝離的嚴重性與遺傳關聯性解析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血管急症,死亡率高且發生突然。根據長庚醫院的最新研究,超過一半的主動脈剝離病例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尤其是家族中曾有過此疾病病史的人,未來的發病風險將大幅提升,達到普通人的6.8倍。此疾病的遺傳性使得家族成員的預防與早期介入變得尤為重要。
主動脈剝離的分類與臨床治療策略
A型與B型主動脈剝離的差異
主動脈剝離可分為A型與B型兩類。A型屬於較為危險的類型,需立即進行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以防止血液從剝離區域突破,導致大規模出血與猝死。若延遲手術,死亡率高達80-90%。
相比之下,B型剝離多可以用藥物控制血壓與血流,但若併發嚴重症狀,也可能需要放置血管支架或進行外科手術,以控制病情。
遺傳史對主動脈剝離患者的長期影響
研究指出,具有家族史的患者多在較年輕時發病,同時手術的複雜度也較高,常需進行較為廣泛的外科重建。這些患者的預後通常較沒有家族病史者更為嚴峻,術後的長期管理與追蹤十分重要。2020年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上公布的相關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家族性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性與特殊性。
預防與家族成員的健康管理建議
長庚醫院的專家提醒,對於有家族主動脈疾病史的人群,應該及早進行醫學追蹤與健康管理。建議包括:
- 定期接受心臟科專科檢查,如超聲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以監測主動脈狀況
- 嚴格控制血壓,減少血管壓力造成的損傷
- 戒菸並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以降低血管疾病風險
- 有家族遺傳史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制定專屬的預防措施
- 一旦出現突發胸背痛或撕裂感,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長期管理與家族性主動脈疾病的特殊風險
遺傳性主動脈剝離患者,常因發病年齡較早且必須進行高複雜度的外科修復手術,術後的長期健康管理尤為重要。血壓的持續控制和影像追蹤是降低復發與併發症的關鍵。有意識的科學管理和家族健康意識,為預防這一致命疾病提供了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