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關鍵攻略:五大營養元素幫助孕媽健康養胎

2025-07-1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孕期營養關鍵攻略:五大營養元素幫助孕媽健康養胎

懷孕期間,科學攝取營養素不僅能支持胎兒正常發育,也能讓孕媽咪在孕期內達到「養胎不長肉」的理想體態。營養專家提醒,孕期控制體重增幅在10至14公斤之間,配合攝取多樣且充足的關鍵營養素,確保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孕期不可忽視的五大營養元素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資料,孕婦和育齡婦女較容易缺乏的五大營養素包括:葉酸、鈣、鐵、維生素D與碘。合理補充這些營養,有助於促進胎兒神經發育,預防胎兒發展遲緩與母體骨質疏鬆問題。以下將詳細說明每種營養素的重要性及建議攝取量。

鐵質:促進血紅素生成的重要元素

鐵元素是人體血紅素的構成成分,孕期每日建議攝取量需由15毫克增加至45毫克。動物性食物如瘦肉、內臟與海產富含血鐵,較易被身體吸收,且多含豐富蛋白質,有助於提升吸收率。素食孕婦則可從紅豆、豌豆、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與蕃薯葉中獲取植物性鐵質,加上葉酸協助紅血球生成。

提醒:膽固醇偏高的孕媽咪需適量控制肉類食物攝取,避免過度攝取動物性脂肪,影響健康。

葉酸: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關鍵

研究顯示,許多孕婦在孕前或孕早期仍有葉酸攝取不足的情況。葉酸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建議孕婦每日攝取600微克,從備孕到孕期全程補充尤為重要。富含葉酸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豆類與肝臟類動物內臟。

鈣和維生素D:維持骨骼健康與預防佝僂症

孕早期,母體會自動調整鈣吸收率,並儲存在骨骼中,但孕前若鈣攝取不足,可能造成骨質疏鬆。建議每日攝取1,000毫克鈣和10微克維生素D,預防胎兒佝僂症與母體骨質疏鬆。多多曬太陽亦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提高吸收效率。

碘:腦部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

碘對於胎兒腦部神經發育和新生兒成長非常重要。孕期每日攝取量應達225微克,育齡婦女尤其是備孕期須提前維持較高碘攝入,主要來源包括海帶、紫菜等海藻及含碘鹽。研究指出,懷孕前尿液碘濃度低於150微克的婦女,即使補充,尚難達到理想營養狀況,因此孕前就開始調整飲食尤為重要。

其他營養建議

除了上述五大營養素外,孕媽咪也應注意膳食纖維的攝取,以緩解孕期便秘問題。每天建議進食蔬菜、水果與全穀類,攝取約32克纖維。此外,素食孕婦特別應補充維生素B12,避免缺乏造成的神經功能異常。全面均衡的營養,將為孕婦與胎兒營造穩健的健康基礎。

建議孕婦可參考專業營養師的指導,制定個人化的營養計畫,確保在孕期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迎接健康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