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抗新冠肺炎中的角色與研究現況

2025-07-1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益生菌在抗新冠肺炎中的角色與研究現況

隨著全球持續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挑戰,許多研究開始聚焦於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系統之間的關聯。益生菌成為受到關注的營養補充品,是否能對預防或緩解新冠肺炎提供幫助?透過最新的醫學研究,專家逐步揭示益生菌在免疫提升和抗病毒方面的潛在作用。本篇將深入探討益生菌的科學基礎、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在實務上的應用與限制。

為了促進腸道微生物的平衡,許多研究指出,維持良好的腸道菌相對於提升整體免疫力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當下,科學界開始關注益生菌是否能成為輔助的健康策略。本文將整理已有的臨床證據與實驗數據,幫助讀者更全面理解益生菌在抗新冠肺炎中的角色。

益生菌能增強免疫力與減輕病毒感染症狀

腸道菌群的研究持續深入,發現腸道微生物不僅影響消化系統,也與人體的免疫系統密切相關。近年來,相關研究證實,改善腸道菌相結構有助於提升人體黏膜免疫,進而增強對病毒的抵抗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學家們注意到感染者與健康者之間的腸道菌群存在明顯差異。

一項發表於著名醫學期刊的研究,分析來自100名新冠肺炎患者和78名健康人的糞便樣本後發現,感染者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較低,且缺乏能夠啟動免疫反應的關鍵菌株。即使患者康復後,腸道菌群的異常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反映出菌相失衡可能與後遺症相關。高濃度的細胞素(cytokine)也被證實在新冠感染者中偏高,進一步證明了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腸道菌群失衡與新冠後遺症

不少新冠肺炎康復者出現疲憊、焦慮、記憶力下降等後遺症,部分醫學專家推測,這些症狀可能與腸道菌群生態的持續失衡有關。消化疾病專家指出,菌相失衡可能造成體內持續性發炎反應,進而延長康復時間或引發相關慢性症狀。故此,調整腸道微生物組成被視為改善免疫調節及減少後遺症的潛在方案。

益生菌對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實證

除了新冠病毒外,益生菌在預防和對抗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方面已有較多的證據支持。例如,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研究發現,補充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如乳酸菌,可以降低感染上呼吸道的風險,並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樣,另一項針對長者的臨床實驗,顯示持續食用益生菌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降低感染流感的可能性。動物實驗也證實,吃益生菌的老鼠,其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程度較低,病毒數量較少,證明益生菌在提升呼吸系統免疫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益生菌在抗病毒中的作用機轉

研究顯示,當益生菌進入腸道後,可引發一連串的免疫調節反應,全身黏膜免疫力因此提升。在呼吸道黏膜表面,這種免疫增強能幫助我們有效抵抗流感病毒等呼吸道感染。然而,針對新冠肺炎,其抗病毒效果的科學證據目前還有限,專家普遍認為,益生菌在改善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狀態方面具有潛力,但尚未足夠證明可直接抑制新冠病毒。

益生菌在預防新冠肺炎中的實務建議與限制

雖然基於現有科學證據,益生菌被建議作為增強免疫的一種輔助策略,專家仍強調,應以疫苗接種與個人衛生保健為預防新冠病毒的首要措施。正如醫學界普遍認為,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助於提升身體整體抗病能力,但「益生菌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藥物」的觀點一直被強調。

此外,傳言稱「使用益生菌可以直接對抗新冠病毒」是不科學的,專家解釋,這些說法是將調整腸道菌相與病毒抗性混為一談。實務上,選擇有臨床證據支持的菌株(如CRL1505)可能有助於提升呼吸道抵抗力,但效果仍需更進一步的研究確定。最終,維持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並接種新冠疫苗,才是防止感染的根本手段。

針對益生菌的正確應用建議

目前,建議選擇經實驗驗證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的菌株,並且搭配均衡飲食增加抗病能力。通常,持續數天的適量食用益生菌,便能開始幫助調整腸道菌相,增強免疫防禦。常見的益生菌來源包括優酪乳、發酵乳製品或經過臨床確認的專用益生菌補充品。在選擇時,建議優先依照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選用具有科學研究支持的菌株。

結語

總的來說,益生菌在提升免疫力和促進身體抗病毒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但在抗新冠肺炎的直接療效上,仍須依賴進一步大型臨床試驗的支持。正確的健康觀念,結合疫苗接種與良好的衛生習慣,才是守護個人健康的最有效方式。專業醫療建議提醒我們,營養補充品應作為整體防疫策略的一環,而不是取代疫苗或個人衛生工作的主要措施。

由於腸道微生物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未來有望在免疫調節和病毒防護方面提供更多實證支持。適當選擇並理性使用益生菌,或許能在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科學證據仍待完善。專家呼籲,民眾應保持多元預防策略,並持續關注最新的醫學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