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批疫苗符合安全標準,最快下週一正式啟用接種

2025-07-1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灣首批疫苗符合安全標準,最快下週一正式啟用接種

近日,台灣迎來疫苗接種的重要里程碑,首批從國外運抵的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COVID-19疫苗已完成多重安全檢驗,預計最快將於下週一正式展開接種工作。這批疫苗是在食藥署監督下,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與冷鏈管理後,準備交付醫療機構為第一線醫護人員提供接種服務。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抵台經過嚴謹檢驗確保安全

為確保疫苗安全性,台灣食藥署即日起派遣專員前往低溫倉庫監督疫苗拆箱、核對批號與數量情況。同時,對疫苗樣品進行外觀與異物檢查,並將抽取樣品送往國家實驗室,進行包括外觀評估、鑑別測試、pH值、DNA與蛋白質比例、細菌內毒素檢測,以及無菌與異常毒性等多項嚴格檢驗。所有檢測結果皆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確認疫苗安全可信,才會正式啟用進行疫苗接種。

疫苗配送迅速,保障醫療人員有效疫苗覆蓋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原本計畫將疫苗配送至超過一百家醫療院所,但考量資訊系統建置期,已縮減為約五十家重點醫療中心與醫學院,包括各縣市政府配套措施,旨在提升疫苗覆蓋率。由於需完成兩劑接種,中心預計先為六萬名醫護人員安排第一劑,待第二批疫苗抵台再視情況擴大接種範圍。這樣的策略是為在確保疫苗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保證醫療系統的持續運作與抗疫效率。

國際疫苗採購遇困,台灣自行協調鞏固供應

台灣除了向阿斯特捷利康購買約一千萬劑疫苗,原預計二月至三月陸續到貨的COVAX採購合計四百七十六萬劑疫苗也因供應調度延宕,預計在五月底前全部交付。由於COVAX並不直接配送疫苗,而是由聯合國旗下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協助調配,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也非弱勢國家,故疫苗運送較國際其他國家較慢。

疫苗配送挑戰,台灣自主加快採購進度

陳時中表示,台灣考量疫苗配送的效率,正積極與廠商協調,並尋求第三方物流渠道,以提升疫苗到貨速度。儘管面臨國際競爭激烈的疫苗市場,台灣堅持公平合理的國際分配原則,強調應保障全民安全,並積極追蹤各大疫苗廠商的產能調整與供貨進度,以確保第二批疫苗能按時抵台,完成全民疫苗接種計畫。

醫護人員接種意願與配合情況良好

資料顯示,台灣醫護人員對疫苗接種的意願較高,金門縣疫苗施打意願最高,全部210名一線醫護皆表達願意接種。花蓮與新竹縣也分別有約92%及72%的醫護願意施打。為配合疫苗接種平台,相關單位已完成疫苗接種名冊的建置,將透過預約制度,確保每位合格醫護都能在第一時間內完成疫苗接種,進一步提升群體免疫的達成率。

安全第一,疫苗施打策略保留彈性

考量到疫苗接種的完整性,指揮中心原計畫讓全部11.7萬名醫護人員都能第一劑完成接種。然而,為配合第二批疫苗的到貨時間,現正研議先為六萬名醫護施打第一劑,剩餘疫苗則待第二批到貨,視情況調整施打策略。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免疫效果與疫苗管理的彈性,並降低疫苗浪費風險。

除了疫苗的安全問題,台灣也在積極推動全民疫苗接種意願與疫苗政策的透明化,讓民眾建立信心,攜手度過疫情難關。整體來看,台灣在疫苗接收與實施方面不斷調整策略,力求以安全、有效和公平的原則完成全民疫苗覆蓋。

在全球疫苗產能與供應鏈受到挑戰之際,台灣的疫苗安全性與施打策略依然堅守科學標準,細心規劃每一個步驟,展現國際醫療體系的韌性與配合國內需求的決心,為抗疫工作添磚加瓦。另外,疫苗的充足供應與有效管理,亦是台灣維持疫情控制的關鍵所在,彰顯公衛體系的韌性與自主能力。科技與安全並重,期待下一階段的全面疫苗接種能帶來更佳的全民防護盾牌。

本篇內容將持續關注台灣疫苗施打的最新進展,並深入探討國際疫苗分配策略的動向與挑戰,持續提供民眾第一手資訊與專業觀點,以期共同對抗新冠疫情的全球挑戰。

本文由醫療專家提供深度分析與整理,旨在為讀者提供科學、權威的疫苗資訊與最新進展,協助提高全民疫苗安全意識與施打意願。本網站保留所有內容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