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腎保健指南:預防腎與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活習慣

2025-07-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冬季心腎保健指南:預防腎與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活習慣

冬季氣溫驟降,不僅影響身體的日常作息,也對腎臟和心血管健康構成挑戰。許多腎病患者面臨的風險不僅來自傳統的危險因子,還包括非傳統因素,比如礦物質代謝異常、血管鈣化及血壓波動。降低這些風險,做好冬季心腎保健,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並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了解腎友常見的心血管風險與危險因子

根據專業醫師的分析,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遠高於一般人,約有50%以上腎友存在著心血管疾病的隱憂。這些患者容易受到貧血、半胱胺酸升高以及礦物質代謝失衡如鈣磷異常的影響,增加血管硬化、血管鈣化和心臟擴大的風險。此外,水分過多可能引發左心室肥大,血壓不穩也會帶來中風與心肌梗塞的威脅。由於腎臟病本身已被視為一個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預防心血管事件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高度重視。

高風險因子及預防策略

積極管理傳統危險因子

預防心血管疾病,最基本的措施包括戒煙、控制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此外,適度運動和避免高鹽高脂飲食,是血壓與血脂管理的關鍵。尤其是血中磷的控制,成為非傳統危險因子中不可忽視的重點。研究指出,磷含量每上升一單位,心血管死亡風險就會增加30%,因此,腎友應與醫師合作,嚴格監測血中磷水平,並遵醫囑進行飲食調整。

冬季血管風險特別高的時段與預防建議

在冬季,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問題較為嚴重,特別是早晨起床及傍晚時段。對於腎病患者而言,夜間血壓有時反而升高,形成「夜間高血壓」,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醫師建議,腎友應密切監測血壓,隨身準備血壓計,並在不舒服時及時服藥,預防突發的血壓飆升。避免清晨外出,尤其是冬季低溫與室內外溫差較大時段,並考慮調整透析時段,讓血壓控制更為穩定。

維持心血管健康的日常生活調控

冬天是飲食與運動的挑戰期,許多腎友偏好熱湯、火鍋等高鹽飲食,導致鈉攝取過多,增加血壓與水分負擔。醫師提醒,除了節制鹽分攝入,更要在天氣較暖時進行適當運動,例如散步,以促進水份排出與改善血液循環。長期追蹤血壓、血脂和心臟狀況,建議每年做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專家建議:症狀預警與嚴格疾病管理

身為腎友,持續關注身體狀況是保障健康的關鍵。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護,定期與心臟科醫師合作,進行心臟相關檢查,有助於提前預警心血管問題。勿忽略血壓變化,尤其在冬季,夜間血壓可能更易波動,及時調整用藥策略,是避免突發心血管事件的必要措施。在經濟與生理的雙重壓力下,掌握好心血管與腎臟的自我管理技巧,是每一位腎友最實在的冬季防線。

在寒冬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有效預防腎臟與心血管疾病,更能讓腎友朋友在每個季節都能健康長壽,享受生活的每個細微瞬間。監控血壓、控糖控磷、規律運動,是醫學界一致讚許的生活守則。畢竟,積極的生活態度,才是面對冬天各種潛在危機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