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醫健康

鄰醫健康是一個專注於健康知識普及的專業網路媒體平台,我們致力於將複雜的醫療保健資訊轉化為大眾易懂的健康知識內容。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但往往因為資訊過於專業或分散而無法有效運用。鄰醫健康的誕生,正是為了填補這個缺口,成為民眾與專業醫療知識之間的橋樑。

2025-07-29 鄰醫健康
隨著狗咬事件逐漸頻繁,民眾在面對犬隻攻擊時,掌握基本的緊急處理步驟變得十分重要。無論是遇到家犬還是陌生犬,若不及時妥善處理,容易引發傷口感染、疤痕或進一步的組織破壞。本文將針對被狗咬傷的急救措施與後續醫療修復策略做詳細說明,協助受傷者降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2025-07-29 鄰醫健康
放射線治療是許多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中肌膚常會受到影響,出現曬傷般的反應。透過適當的皮膚照護與預防措施,不僅能減少不適感,更有助於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本篇將深入探討放射線治療後的肌膚問題與專業護理建議,幫助患者減輕治療期間的皮膚傷害。

2025-07-29 鄰醫健康
神經母細胞瘤作為兒童中較為罕見的惡性腫瘤,卻是高危險群兒童死亡率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醫學界的突破性進展,讓這類癌症的治療前景為之一亮,尤其是免疫治療中的新藥GD2抗體,正逐步改變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病童的生存現狀。

2025-07-29 鄰醫健康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2022年我國全國死亡人數約為208,438人,相較於前一年多出約24,266人,增幅達13.2%。其中,因新冠肺炎(COVID-19)導致的死亡案例明顯增加,讓其在十大死因中躍升至第三名,成為國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時,癌症仍保有長達41年的連續第一,成為最主要的死因,反映肝癌與肺癌等惡性腫瘤的高發性。在死亡原因的統計中,跌倒引發的死亡率亦有顯著上升,年增率高達12.5%,不可輕忽。

2025-07-29 鄰醫健康
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手術治療後的乳房重建成為許多患者的期待與需求。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醫美體雕技術的升級正為乳癌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重建選擇,使乳房外觀更自然、更有彈性,甚至比術前更令人滿意。本篇將深入探討醫美體雕在乳房重建範疇中的應用與最新技術升級。

2025-07-29 鄰醫健康
在台灣,腸道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大腸癌至今仍是本地癌症殺手的主要威脅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出超過1萬6千例大腸癌病例,平均每31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出此疾病。儘管早期察覺是預防腸癌的關鍵,但傳統的腸鏡檢查常因人眼判讀的限制,遺漏微小或扁平的病灶,增加了診斷風險。如今,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的輔助系統正逐漸走入臨床,提升檢查的準確性與效率。

2025-07-29 鄰醫健康
指甲是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窗口,指甲的變化常常透露著隱藏的疾病跡象。近日,有關於手指第一節腫大(俗稱「杵狀指」)是否可能與肺癌相關的議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了解杵狀指的成因、與肺癌的關聯性以及早期警示徵兆,有助於提升個人健康意識,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2025-07-29 鄰醫健康
在癌症療程中,患者的營養管理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根據專業腫瘤科醫師的建議,適時且有效的營養補充不僅能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體力基礎,還能應對化療與放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特別是營養素中的麩醯胺酸,因其在人體中的豐富含量及生理調節功能,成為癌症療程中不可或缺的營養補充元素。